历史的印记 车轮的演进(3)
2013-6-8 12:00
来源:新浪车致

  汽车的车轮

image  

  汽车车轮发展的开端,可以从1885年的那辆奔驰一号说起,三轮的造型完全采用了自行车的车轮结构,而外侧则采用了André和Edouard Michelin发明的硬橡胶,这两兄弟的名字也许你并不熟悉,但提到鼎鼎大名的米其林轮胎公司,也许你会对他们的早期橡胶作品多少有些好奇。1910年,B.F. Goodrich公司在硬橡胶中加入了碳,推出了更加耐用的轮胎。

image  

  再来看看美国方面,福特的Model T汽车问世之时采用的是木质轮辐,到了1926年至1927年,改为了钢制轮辐,不过让美国人坐上汽车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老美对于硬橡胶带来的颠簸感几乎无法容忍,所以直到Mr. Dunlop的充气轮胎普及之后,汽车才真正开始跃进。

image  

  不过当时的充气轮胎跟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还相去甚远,不仅没有现在根据路面状况而分类细致的胎纹,连寿命都短的可怜,大概三四十英里就要去检修,最长也跑不过2000英里,还经常会发生轮胎脱落、被刺穿或挤压变形等情况。

image  

  人们对于车轮的开发重点主要还是以减轻车轮重量为目的,到目前看来,汽车的车轮基本以钢和合金两种为主,我们仍旧没有必要谈论过多技术,只要知道后者更轻更坚固,可以让车辆的运动性、操控性更佳,刹车系统的使用寿命也更长。

  未来车轮

image  

  很多科幻片里的汽车或者说是飞行器,都已经不再有车轮的影子,不过相信近几个世纪我们还不太可能跟车轮说再见,虽然现在无论是轮毂还是轮胎,都已经被人们开发出了任何可能的形式,但很多公司还是在尽可能的发明出更加有未来感的原型车轮,我们不妨来看两个米其林公司的概念发明。

  Tweel

image  

  这项将轮胎与轮辋整合为一体的设计,出现于2006年,它看起来似乎又回到了当年那个硬橡胶的时代,不再有充气压缩空气部分,轮辐的灵活适应能力很强,可以吸收颠簸路面带来的震动,米其林公司表示,即使没有传统的充气部分,Tweel也能够像普通轮胎一样,适应路面的各种情况,达到舒适驾驶的要求。不过即使是这样的说明,也还是不能掩饰它的缺点,在时速超过80km/h之后,震动会相当明显,所以也就只适用于一些小型车辆上。

  Active Wheel System动态车轮系统

image  

  这一概念可谓是颠覆性的,因为米其林似乎想让车轮成为纯粹的个体,它不仅有自己的引擎,还有变速箱、悬挂和传动轴,这样的四个轮子不知道驾驶起来会不会考验人的协调性,虽然它只适合于电动车,但是这样的设计实现起来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  1  2  3  
Copyright 1996 - 2007 cnauto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复制及建立镜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