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汽车 ·教育 ·房产 ·旅游 ·彩票 ·健康 ·装潢 ·游戏 ·票务 ·IT ·文广 ·监察 ·侨办 ·司法 · 宣教 · 浦干 · 仲裁  · 婚庆 · 企业 · 搜索  
排行 ·博客 ·男女 ·亲子 ·交友 ·购物 ·美容 ·女人 · 导医 · 家装 · 女性 · 综治 · 星库 ·电影 · 俊杰 · 文艺 · 开发区 · 诚信在线  
多数消费者遇过车价陷阱
2011-3-16 15:06   作者:中国新闻网

  在上海铁路局杭州列车段工作的中层管理人员张女士,很想买一款进口的德国大众旗下的低档轿车。她从报纸上看到,那款车4S店买断了,以前卖二十多万元的车,现在16.98万元就可以了。她很高兴,就托朋友找到4S店,希望质量能保证,能再便宜点。店方答复说,质量绝对正品,这16.98万元的价格,只对团购者。但“既然朋友所托,就卖你一辆吧,再便宜是不可能的了”。张女士想想也好,就兴匆匆地赶到4S店,看起了车。销售人员迎上来,直接向她推销起来。张女士与他一谈价格,他说,真想买?质量绝无问题,可以便宜五千元。还一定叫张女士留下电话号码。张女士心里不踏实:有关系却说是团购价,卖了面子给她;现在没托关系,却反倒便宜五千元,这到底咋回事?会不会车有问题?

image 

  过了几天,她再去电问,销售人员报出的价格,竟然又再便宜了两千元,原因是“店里刚刚搞活动”。从没买车经历的张女士,彻底蒙了。她觉得,这车价的水,真的太深。这么乱的价格,买到的是不是质量有保证?买来后,价格会不会再大幅下降?直到发稿时,张女士最终还是没有下单。

  这个真实的故事,让人看到了汽车销售价格的乱象。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汽车价格乱象,再次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细数车价之乱

  事实上,目前市面常见的汽车价格乱象有以下几种表现:

  同车不同命。

  台州路桥区潘女士在向本报反映的邮件中这样述说:她在当地一家4S店看中一款车,与销售人员约定车价14.98万元,送倒车雷达、真皮内饰、贴膜等,20天后提车。快到约定时间时,销售人员说,车提不了。再三追问,才得知车已被别人买走,估计是卖出了更高的价钱。因为不少人在看车时销售人员的报价都超过了15万元。4S店对此事的回复是,要不赔潘女士1千元定金,要不就再等半个月。无奈之下,潘女士只能上网写下经过,请大家帮她“支招”。

  比较常见的是,如果你看中的是一些在市面上紧俏的车型,如大众途观、高尔夫、奥迪Q5等,销售商就可能告知你:先交定金再等货,等到啥时咱不知。如果你不想等个一年半载,不想等到何时是个头,那么,“奇货可居”的销售商会贴心地提出,加价或是加装潢吧,我们一定想办法让你早提到车你,等着挨宰吧。至于宰得你有多狠,你的“车命”好不好,那还真的看你关系铁不铁了。

  同车不同价。

  即使是同一款车,在不同的经销店,也会有不同价格。

  以一款新上市的日系车为例。记者查到它舒适版的官方价是19.98万元。但询问各家经销商,有的说可以让利1.6万元加装潢,有的说让利1.5万元,不用加装潢。还有的说,双休日会有活动,优惠幅度不便透露。在网上查询到,这款车的参考价17.58万-19.78万元,最大优惠幅度能达到2.2万元。你想买这款车,你能拿到什么价?乱花迷人眼吧。

  又比如,一般来说,杭州汽车城里或者其它二级经销商的车价,会比4S店要低些。但你在二级经销商这里买到了低价的车,也别高兴得太早,以为自己拣了便宜。有些不良经销商会将4S店里的问题车,如库存车、有小毛病(如划痕修复车,试驾试乘车)当作新车卖给你。舟山的沈先生在“汽车投诉网”说,他在一家二级经销商处买了一辆“新车”,拿到时才发现竟然是1年前出厂的库存车。接着,打开引擎盖又发现钢板内侧有弯弯曲曲的折痕;车头灯上方的油漆也有异样,像是重新做过的。几次找经销商交涉,短时间也没个结论,他是又气愤又无奈。

  同店不同价。

  即使在同一个经销商这里买车,水也很深,消费者能拿到的折扣也各不相同。比如在某家4S店购车,在销售人员处能拿到3千元的优惠;找到销售经理就能拿到5千元的折扣;要是找老总批条,可能就能砍掉万儿八千;也有一种可能,急于成交的销售人员会比老总更大方,会通过努力让你少掏更多的钱。这,让消费者有强烈的吃不准车价的感觉。

  细察乱象之源

  汽车厂家定价有哪些规律?为什么会造成车价乱象?

  业内人士分析,豪华车品牌价格相对比较统一。因为他们的4S店不多,容易形成统一联盟,轻易不乱杀价。

  至于一般汽车生产厂家,都采取新车策略,也就是说新车款或者市场热门款定价向高。对中低档性价比高的车,收取提车费,或者全款预付三个月、六个月以后提车等等,实际上都是变相提高价格的手段;对比较老旧的款型,会有相应优惠,但优惠幅度如何,随意性很大;至于那些要淘汰的车型、或者库存车,就直接降价。降多少,当然也是“商业机密”,各店差异很大。俗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只有买错没有卖错”就是指通常经销商比消费者拥有信息优势或掌握更多的相关信息,造成信息不对称。

  此外,车价不一也和经销方式有关。汽车生产厂家一般会给经销商预留一定比例的利润空间。当市场竞争比较激烈时,经销商为了吸引消费者、增加竞争力,也会相应降价或优惠。同时,厂家也给经销商制定相应销售政策:车卖得越多,厂家给车商相应比例返利也越多。因此有经验的消费者都知道,有些经销商在“冲量”时,放出来的价格会更松动,尽管你不一定能买到“松动的底”。

  据说,以前由于销售渠道过于复杂,厂家出来的同一款产品,可能有十几个价,当然它也是针对不同市场、不同消费对象的。用经济学术语来说,这是一种典型的价格歧视。

  至于上述提到的二级经销商的车价比4S店要低的问题,杭州汽车一条街石祥路上的某汽车品牌4S店销售经理说:“市场上二级网点的车辆有不少是曾上过路的车辆或库存已久的车辆。”的确,在新车换季期,会有试驾车辆流入二级网点,价格确实便宜,但隐患多。消费者购买后,可能会遇上很多小毛病,遭遇“隐形陷阱”。

  细说避“乱”之道

  事实上,几乎大多数汽车消费者,都遭遇过价格乱象;还有更多的未来的汽车消费者,将面临汽车价格乱象。该怎么办?

  消费者在购车时遭遇“价格陷阱”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目前所能遵循的法律法规,提出合理、适当的诉求,寻求问题的合理解决。政府有质检、工商部门,民间有各级消费者协会,都可以受理消费者的投诉。

  在网上,国家质检总局下属的缺陷产品召回中心主办的中国汽车召回网和中国消费者协会官网以及各地消协的网站都受理汽车投诉。其它民间的“投诉网”也应运而生。据汽车投诉网负责人大陈自我介绍,这家网站的支持者也曾在汽车消费过程中遭遇烦恼,因此办起这样一个“公益性网站”,为汽车厂商、经销商、车主三者之间提供一个在线服务、跟踪、沟通的平台。

  当然,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就要注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消费者不妨“货比三家”或者上网查询相关资料,掌握更多的信息,有利于在议价时掌握主动。

  浙联律师事务所主任、高级律师戴和平说:对经销商提供的优惠,一定要以双方签订合同的形式固定下来,口头承诺得不到法律保障。购车之前要仔细看合同,并补充相关约定和内容。比如,销售人员说自己是全市最低价,你可以要求他把这句话写下来,承诺如果发现更低的价格要作出相应补偿。或是加入“如果3个月内进行更大幅度的优惠活动,消费者可以要求退还差价”等条款。同时也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比如说销售人员承诺优惠的录音、视频及购车发票、车辆维修单据、故障图片等,在发表投诉时增加这些资料会让你的投诉更容易引起厂家、商家的关注,使你成功维权的几率增加。而这些资料也是责任认定的重要证据。

  当然,我们也期待工商、消协等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为消费者营造更好的消费环境;法院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官司及时立案、处理;汽车行业协会强调行业自律……真那样,汽车价格乱象才会逐渐消失,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遭遇“价格陷阱”的可能性,才会大大减少。

合作伙伴
 | 
Copyright 1996 - 2007 cnauto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复制及建立镜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