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领军者,一汽-大众自1991年成立至今,已经从当初的一款产品,发展到如今大众、奥迪两大品牌、10款产品、年产销百万辆的规模,在其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在硬件、软件、人才等方面实现了研发能力的全面提升。
从学习中蜕变成长
1991年第一辆捷达车型下线,这款当时的“独苗”凭借“皮实耐用、经济实用”的产品特性,牢牢把握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勤俭特性,并拉开了中国家用汽车时代的大幕。与此同时,一汽-大众深知对于任何汽车企业而言,如果没有核心技术支撑,就会导致开发能力薄弱、产品竞争力不强,企业想要持续发展也就不容易了。
1991年2月6日,一汽-大众成立了由零部件科、工程服务科及整车工程科三个科室组成的产品工程部(技术开发部的前身)。在起步阶段,产品工程部对PEP(产品开发流程)仅仅是批量准备阶段很小部分的应用,即对个别零部件的国产化。中方设计师经常通过翻译、理解图纸与德国大众开发部门的沟通,但恰恰是这个过程,打造了技术开发部最初的、坚强的开发团队,积累了最初的、最珍贵的国产化经验,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研发能力的增强以及对自主研发能力的渴望,产品工程部认为只有亲自参与、亲自开发才能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在2004年底开始的新宝来项目中,产品工程部首次承担了从造型方案的设计、总布置,车身零件表面光顺,表面数据的开发到数字样车制作以及整车性能的模拟计算等完整的概念开发阶段和批量开发阶段工作。同时通过提高试制和试验能力,承担了绝大部分零件的试验验证和更改等批量准备阶段工作。这是第一次对整个具有中德合资特色的开发流程进行了全面的参与、应用,特别是攻坚了一些平台零件的技术壁垒,对技术开发部开发能力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09年7月8日,产品工程部正式更名为“技术开发部”,职能范围涵盖预开发、零部件开发、国产化及成本优化、试验试制、整车试验等各个领域,全面支撑一汽-大众的开发能力和研发目标。
一汽-大众技术开发部部长王东晨表示,技术开发部经历的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是一个从无到有、由不知道到知道、由不会到学习、由学习到成长的蜕变过程。目前一汽-大众90%以上的零部件试验设备得到了大众汽车的认可,95%以上的车身零部件试验由一汽-大众完成,结果被大众和奥迪认可,大部分底盘零部件可在一汽-大众进行针对性国产化的初检,60%以上的试验结果被大众和奥迪认可。
全方位人才战略
一直以来,一汽-大众都坚信研发团队的建设是车企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开发部认识到人员储备及人才培养对整体研发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从最初员工多依赖于自身努力和经验积累,缺乏系统的培养和引导;到如今开展的多种形式创新、内容丰富、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活动,一汽-大众技术开发部走出了突破和创新之路,打造了一支强大的研发团队。
技术开发部为每一名研发人员制定了未来五年的规划目标。每年部门都有计划性的引入新员工,善加培养,用其所长。选择“德才兼备”的资深工程师或设计师传授其工作所需的技能经验,同时给予其“价值观和内驱力”的引导及示范,使人员储备形成梯队。
从2003年开始,技术开发部逐渐在预开发能力、零部件开发国产化能力、试验试制能力、成本优化能力加大人员投入和培养力度,2003年—2010年8年间,人员数量从203人增加至735人,人数增幅达2.6倍。
除了公司常规的培训,技术开发部还会定期与德方常驻人员进行沟通,每年都将优秀员工派往德国学习。2003年至2005年,技术开发部选派了20名优秀开发战线年轻骨干赴德国大众进行为期两年的专业培训,在接下来具体的工作和项目中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2005年,新宝来项目组成员被远派奥地利与开发伙伴在工作和学习中收获了车型开发经验的宝贵财富。2010年,技术开发部每名员工一年大概有10个工作日在进行培训。此外,技术开发部还充分调动部内外资源,为新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
王东晨表示,技术开发人员的培养需要具有创新和挑战的特点。产品开发人员永远要走在行业的前沿,要有新的创意和实现前所未有的突破。勇于突破、勇于开拓、正是一汽-大众技术开发部多年来积累的工作特点。
从产品工程部到技术开发部,从最初的三个科室到目前的十几个科室,从13名部门元老到目前的近1000多人,一汽-大众越来越清晰的看到技术开发人才储备的重要,看到了人才在部门建设上的重要作用,看到了技术开发部未来发展的希望。
“硬件”佐证研发实力
在过去6年中,一汽-大众用于研发领域的投资累计已超过10亿元人民币。其中,设备投入5.3亿元,土建投入1.4亿元;未来五年,每年的投入将超过2亿元。有了受过良好培训的人才以及充足的资金投入,是否就能与世界一流车企一样造出质量一流的车呢?一汽-大众认为还需要先进的硬件设施和严格的开发流程、标准做保证。
从捷达、宝来、到速腾、迈腾,再到高尔夫、CC,一汽-大众大众品牌的每一款产品既有鲜明的大众汽车特色,又风格迥异,在满足不同人群喜好的同时,也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其中,一直最神秘、不被人了解的造型及虚拟现实中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造型及虚拟现实中心集设计师办公室、模型制作车间,虚拟样车造型和数据评审以及高级会议中心等功能与一体。当时新宝来项目的三维数据和后期制作都是在造型中心完成的;就连备受关注的全新迈腾,也是由造型中心完成的其中娱乐包的设计,包括娱乐系统信息的播放和遥控,都得到了德国大众的一致认可。
2012年5月21日,一汽-大众技术开发部车辆安全中心正式落成。这个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车辆安全中心,分为整车碰撞区域、零部件试验区域及试验准备区域,将为保持和提升一汽-大众在汽车试验验证领域的优势地位和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持。
6月8日,由一汽-大众投资兴建的国内规模最大的整车试验场在长春农安举行奠基仪式。该整车试验场预计将在2014年全面投入使用,它的建设不仅是一汽-大众自主研发能力建设的重要标志,更标志着一汽-大众具备全系列道路试验能力,可完成一汽-大众目前所有车型的开发试验。
按照汽车开发的各个阶段,从发动机、变速箱,一直到整车检测试验认可,一汽-大众正一步一步地通过详细分析实现自己的目标和路径。其第一阶段目标:产品国产化和修饰、局部开发和优化已在2004年实现,第二阶段的目标:外观、外饰的改型也在2009年达到,第三阶段的目标是车身的自主研发,将于2012年实现,而技术研发的终极目标——整车开发将于2015年实现。届时,一汽大众将显示出自身强大的实力和品牌积淀,企业也不断从“做大”走向“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