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21万起道路交通事故,6万余人死亡。中国疾控中心伤害防控室的监测数据显示,在各类伤害死因中道路交通伤害已经成为我国人群第一位伤害死因。昨天是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如何构筑安全的交通系统,已经成为全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严峻课题。
迎来了汽车时代的中国,交通事故死伤人数连续多年高居世界第一。以2011年为例,全国汽车保有量达到1.04亿,有6.2万人死于车祸。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曾表示,我国的汽车公民道德普及才刚刚起步,缺乏一套道德与文明的体系与之配套。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他提交了一份有关提高“汽车公民道德”建设的提案。
培育汽车文明,首先需要提高的是驾车者的素质。笔者在澳大利亚的多个城市(报价图片参数)发现,那里的驾驶员行驶至斑马线,一般会主动减速,等确认安全后才通过。当驾驶员看到有行人欲过马路而不敢过时,会立即停车,并挥手示意,让对方放心通过。在国内,驾驶员普遍缺乏这种礼让精神。因为驾驶员的争抢,导致斑马线、十字路口等处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
提高驾驶员素质,不能不提及驾校。最近江苏出台规定,对新手上路发生交通事故的,拟“倒追”驾培学校的责任。可以说,驾校对学员培训不力,是学员考取驾照后难以把车开好的一大原因。
培育汽车文明也需要行人尽一份力。事实上,在我们身边,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同样很淡薄,擅闯红灯、乱穿马路等现象时有发生。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是因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导致的。目前,行人的交通安全学习,是个死角。很少有单位主动组织本单位、本部门人员学习交通安全知识的,更别说进行安全出行演练了。
培育汽车文明,离不开交警部门的管理与服务。在好多地方,交警执法出现以罚代管的现象,使得驾驶员的遵章守纪意识愈发淡薄。有时候,交警的一个纠正,或者说几句批评,很可能触动驾驶员,使其加深对“交规”的理解,今后不再违法行车。可好多地方的交警有罚款任务,抓到了违章,往往是罚款完事。这对驾驶员究竟能起到多大的教育、警示作用呢?
汽车时代已经来到,汽车文明的形成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只有大家都重视起来,交通伤亡事故才能真正降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