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着昌河风波,这几天媒体议论纷纷。有的分析把矛头指向目前仍在执行的汽车生产准入制度,也就是“汽车准生证”制度,认为应该取消这一制度,把能否造汽车交给市场来决定。
近年来,为了取得汽车准生证,不少企业和地方政府挖空心思,想要突破防线,挤进汽车生产领域。腾中收购悍马,其中一个目的就是想借海外并购取得国内汽车生产资质。庞大收购萨博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应该看到,在当前地方政府拼命想上汽车项目的冲动下,汽车“准生证”制度对于大上乱上汽车项目,此起彼伏的造车热,起到了抑制的作用,必须坚持下去。但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比如增加退出机制等。
汽车生产准入有其合理性
汽车产品和其他产品不同,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为了保证汽车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国家对汽车生产实行准入制,只有经过审核取得生产资质的企业才能生产汽车。另外,每个车型在上市销售以前,必须通过严格的检验、认证和审核,才能够上新车目录。进入目录的新车才可以在市场上合法销售。
汽车同时又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值高、税收高、拉动就业明显,对地方经济拉动作用很大。因此,许多地方政府为了GDP,非常热衷上汽车项目。为了游说仰融到本地投资汽车项目,国内有六、七个市政府派人到美国仰融家里,祈求仰融投资汽车项目。岂不知仰融一没有资金、二没有技术,三没有产品,整个就是一场大忽悠。仰融和江淮汽车甚至还签署了合资合作协议,背后的推手就是急于上汽车项目的合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结果闹了一场笑话。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让所谓低速电动车,也就是披着汽车外壳的电瓶车能够合法上路,一直在攻击现行的汽车生产准入制度。甚至有院士为其摇旗呐喊,说什么低速电动车有市场、价格低廉受消费者欢迎,应该给其“准生证”,允许其上路行驶。东北某城市居然允许这种安全性极差的山寨电动车上牌照,用作出租车运营。简直是在草菅人命。
国内汽车产业过于分散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但是中国汽车产业过于分散的局面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目前国内具有整车生产资质的企业超过130家,其中许多企业年产量不足万辆,还有不少企业实际上是死魂灵。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1年国产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汽车生产企业依次是: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奇瑞、华晨、江淮和长城,分别销售396.
60万辆、305.86万辆、260.14万辆、200.85万辆、152.63万辆、74.04万辆、64.17万辆、56.68万辆、49.48万辆和48.68万辆。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1609.14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7%。如果再加上去年销量超过40万的比亚迪和吉利汽车,这12家企业销量超过1700万辆,占比超过90%。
十大汽车企业中,除了江淮和长城,都属于企业集团,旗下有多家具有汽车生产资质的整车企业,就拿上汽来说,既有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上汽通用五菱,又有上汽乘用车公司,还有专门生产商用车的公司。但是,就是把这些都加上,前12家销量最多的汽车企业集团所拥有的汽车生产资质数量,顶多四五十家。而其余的八九十家汽车整车企业,2011年的全部销量加在一起不过100多万辆。
汽车产业兼并重组十分困难
国内现有的汽车整车企业,有像一汽、东风、长安一类的中央直属国企,也有如上汽、广汽、北汽、奇瑞一类地方国企,还有吉利、比亚迪、长城、众泰、华泰一类民营企业,还有众多合资企业。
由于产权多元化,以及现行的分灶吃饭财政体制,要对现有的汽车整车企业进行兼并重组非常困难。昌河风波的核心并不是汽车生产“准生证”的问题,而是央企改革触犯了地方利益而引发的。
汽车生产“准生证”制度,对于抑制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的造车冲动,不失为一个安全阀。因此必须继续坚持下去。但是同时也要建立汽车生产准入的退出机制。如果已经取得汽车生产“准生证”的汽车企业在一定期限内产销量过低或者根本没有产品,那么就应该吊销其汽车生产资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