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首都北京的街头仍然很难看到新能源汽车的影子,但由于“摇号”政策的网开一面,让一些不愿意折腾的人有了一个被节能减排的机会。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商机,大约蕴含着约60万辆的新能源车销量。而且,由于北京特殊的各种地位,其辐射和带动作用不可忽视。
这样一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一下子就豁然明朗起来(详见:新能源汽车危机(三)销量是个大问题)前景很光明,把前景变成钱景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此前,大概在03年左右,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整个新能源产业是有过那么一次发展高潮的。
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比如产业环境差、企业底子薄和研发人员及设备的匮乏等等,在市场化程度很低,操作难度很高的环境下,新能源一度成为泡沫科技的典型案例。
现在,“吃饭”的问题解决了。北京治堵“摇号”搭台,上海车展新车唱戏,你方唱罢我登场,似乎没个新能源展车都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
不过面子归面子,里子多少还是得要一点的,就算拿来骗点科研经费,或者新工厂的建设批文,也得有点真金白银在那放着。
于是,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出来了。
是要从头做起,全新研发?还是能省则省,采用嫁接的手段
很明显,如果不是做电池和电控系统起家的汽车企业,是不可能这么干的。既然不可能个个都成为丰田,但是人人都能成为“联想”。
所谓高科技,其实就跟电脑一样,是攒出来的。
所以,通过对现有车型进行技术嫁接,似乎是一件很顺理成章的事情。
事实上,除了丰田普锐斯、通用雪佛兰volt、日产聆风和众泰纯电动车等屈指可数的车型,绝大多数的新能源汽车都是采用嫁接的方式完成的。而且基本上和攒电脑一样,就是个组装和测试的过程。
从现阶段来看,这么做也无可厚非。
首先,通过现有车型的改造,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有助于让产品更快融入市场。其次,由于是在现车型平台上的“攒机”过程,有助于增强厂家对产业链的把控力度。再者,经过时间验证了的产品平台,也能最大限度的实现比较稳定的产品质量以及和传统能源车型相似的驾乘体验。
这是一种典型的经世致用的做法,虽然有着很要命的缺点,但能够实现从传统车型向新能源汽车的平稳过渡。
对消费者来说,也只有实现了与传统动力相似的驾乘体验,不太高的售价和廉价的使用成本,才会激起足够的购买欲望。对厂家来说,要想抢占战略制高点,除了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之外,最重要的是还是要降低产品售价。
而要想降低售价,除了指望政府的那点补贴之外,最关键的还是要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通过“嫁接”的手法,新能源汽车有点经世致用的精神也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