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6日,由科技部、工信部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支持,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与《汽车财经》杂志联合承办的“第三条路线——2012年首届中国绿色柴油机产业发展论坛”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隆重召开,探索中国汽车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同济大学校长助理、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为论坛致开幕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赵希涌,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魏安力,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甄子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博士、副研究员胡京南等做了主题演讲,来自上汽、奇瑞、PSA,潍柴、玉柴、一汽锡柴,博世、德尔福、福斯、大陆、康明斯等主机厂和供应商企业代表出席了论坛。
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增长,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亿辆,约占全球的10%:这一方面显示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汽车保有量持续高增长带来诸如石油大量消耗、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为保证汽车业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已经制定出更高要求的排放法规。
面对这些压力,在新能源汽车无法大行其道之际,柴油车在欧洲市场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第三条路线。如何将清洁柴油技术推广到数量庞大的乘用车行业;高能耗、低效率的轻型柴油机产业升级,均是行业内外关注的话题,也是举办此次论坛的初衷。
2013年7月1日,商用车国IV标准就将正式实施,届时将带来商用车领域的产业大升级。另一方面,关于轿车柴油化的呼声日益高涨,国家也有望出台对柴油乘用车的鼓励措施,并开放成品油的进口,势必将推对柴油发动机在乘用车市场的普及。
在上午的主题讨论上,演讲嘉宾就轿车柴油化在中国的现实意义、绿色柴油机在中国的机遇与挑战、欧洲柴油汽车发展经验、PM2.5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柴油的量与质与国家能源战略等议题做了报告,并与与会企业和媒体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赵希涌认为,实行多元化、全方位、多渠道的战略是节能减排的最佳选择,实行政策引导、市场推进和突出重点的方针是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实行分步实施、自觉志愿、群众参与的措施是节能减排的基本前提。
论坛下午的议程侧重从技术角度寻求解决方案,在轿车柴油化、柴油机混合动力和中重型柴油机三个细分领域,嘉宾们针对中国市场的发展与阻碍、柴油机混合动力技术路线以及国IV准备程度进行了深入探讨。PSA中国技术中心动力总成和底盘部门总监Alain
Klein认为SCR与eDPF技术将是实现欧VI标准的重要途径,柴油混合动力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的新突破。潍柴动力新能源技术中心主任韩尔樑介绍了用于商用车的柴油混合动力解决方案。
同时,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联合《汽车财经》杂志向相关企业和机构代表倡议提出成立“中国绿色柴油车产业联盟”的构想,得到了与会代表的积极反响,联盟有望在2013年6月前组建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