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提出的有关“提高一线劳动者收入、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目标”的建议让中国汽车企业转型升级中遭遇的“用工荒”问题再次浮出水面。
看来汽车业“用工荒”不是中国特色,而是个全球问题。近日,据国外媒体报道,2011年德国三大豪车制造商奔驰、宝马、奥迪无一例外都计划大规模招兵买马。
李书福认为,只有提高一线工人的收入才能留住人才、保证工作效率。同时,李书福透露,正在着手制定实现吉利员工“全中国收入最高”的最终目标。这恐怕与接手沃尔沃不无关系,打造豪华品牌品质为先,人才是关键。李书福的这番言论也是有历史作为理论支持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工人失业率很高,流动性很大,技术工人每小时的工资低至15美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汽车大佬亨利·福特采用将行业“工资提高一倍、工作时间减少1小时”的方式,提出保证给每一个职工一天5美元的工资。在此之前,福特公司工人的离职率很高,以至于为了保留1万个工人,必须雇佣6万个工人。实行新的工资制度之后,离职率几乎为零。老福特可谓老谋深算,新政策一出关键技术岗位的员工队伍稳定,提高了产出效率,最终节省了人工成本。所以说,哪个企业率先善待员工,就会产生相同的效果。不过,如今用提升工资一招恐怕也很难笼络人心。
当汽车企业在大呼“用工荒”的同时,在北京由于受到限购令的影响,一批中低端品牌经销商自顾不暇,无奈只能解聘一些销售、行政人员。记者接触的尧尧(化名)之前曾经在一家自主品牌经销店里做了两年销售,春节过后就被解雇了。尧尧告诉记者,这一个月他一直在找新工作,无果。尧尧决定离开汽车圈,打算去学个手艺。“一般品牌的4S店现在根本不进人,日子好过些的豪华车品牌又嫌我没有豪华车的销售经验。”尧尧说,如果我会修车也许境况就会好很多。
尧尧不是个案。如此看来汽车企业用工除了提高工资,对员工的专业再培训也显得尤为重要。用工和人才本来就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只有掌握了一个领域的专业技能,才是企业争抢的香饽饽。德国三大豪车品牌今年在中国的竞争更加激烈,奔驰增幅最快,宝马销量与奥迪步步紧逼,业界纷纷评论“奥迪老大地位不保”。可是在销量一派繁荣的背后,大家忽视了一个问题,如今的汽车行业卖车不赚钱、养车才赚钱。三者中奥迪的养车成本最低,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奥迪培养了大批专修奥迪的专业技工。专业人力成本的优势,恐怕是竞争对手很难在短期内能追上的。
来自专业汽车人才招聘网站统计数据再次佐证,技术工人、研发、高级销售人员仍是汽车行业人才最大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