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出台汽车牌照拍卖制度到北京依据尾号控制机动车上路,中国各大城市早已开始探索治堵。科学治堵是一个地区汽车市场蓬勃发展产生的必然要求,如今,这一问题摆在中国面前。如何治堵,考验政府的智慧和能力。国外大城市曾在治堵方面出台过什么措施?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提起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交通状况,人们直摇头。其实遭遇交通瓶颈的何止中国的城市,它是所有经历过城市化的地区都遇到的问题。那些在治堵方面取得成效的国际大都市留给我们哪些经验?
■限购治标不治本
20世纪60年代,法国曾提出“要让每名工人拥有1辆小汽车”,结果该国私家车激增,到了10年后的70年代初,巴黎市区交通几乎瘫痪。同样在上世纪70年代,行驶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市中心的汽车“比100年前的马车快不了多少”。尽管如此,纽约、伦敦、巴黎等国际大城市并未采取限制消费者购车的措施来缓解拥堵,各国政府均竭力找出造成拥堵的原因,想办法解决根本问题。
从中央到地方,对北京的交通“顽疾”均非常重视,“限购令”、“征收拥堵费”等政策适时出台。不过这些措施引发了争议。
记者调查发现,国外大城市极少依靠限购汽车缓解拥堵,相比之下,柏林通过改善红绿灯系统、制定合理交通规则等措施解决拥堵;东京从建设立体交通体系等方面着手;纽约、首尔等城市鼓励公交先行,设置公交专用道等。专家认为,缓解北京交通拥堵的根本不在于限购汽车,而是要引导人们合理使用汽车。
■收拥堵费非世界治堵惯例
“北京交通改善措施”明确规定,今后北京将合理调控小客车增长,必要时在重点路段的高峰时段实施单双号限行,择机收取拥堵费。据记者调查,拥堵费不是新鲜事物,在其他国家的一些城市早已有之,也不是治堵的惯例。
2003年,伦敦市政府在市中心划定拥堵区,周一至周五的7时至18时,凡进入该区的车辆要缴纳拥堵费。在拥堵区外几公里的道路中央,设立了醒目的红色“C”字标志牌,提醒不想进入收费区的车辆及早改道。伦敦对进入市中心拥堵区的汽车征收拥堵费后,每天进入该区的小汽车减少了20%~30%,公交车因此提速约25%。据悉,2007年2月,伦敦将征收道路拥堵费的范围扩大至伦敦西部的肯辛顿、切尔西等富人区。从今年1月开始,伦敦提高了拥堵费额度。
征收拥堵费在伦敦未遇多大障碍,但在另外一些城市引起了争论。例如,纽约市议会在2008年3月表决通过了在曼哈顿区征收交通拥堵费的提案,但由于种种原因,该措施最终未能实施。去年年末,莫斯科市新任市长谢尔盖·索比亚宁明确表示,车辆进入莫斯科包括城区中心路段不收拥堵费。他说:“在原则上把车辆分为三六九等是不对的。无论是莫斯科的三环还是花园环路,交通都已超负荷,再划一段收费路段没有意义。治理城市拥堵必须采取其他办法,包括划定更多车位等。”莫斯科被某调研公司评定为全球交通“第四痛苦”城市,市民每天约堵在路上2.5小时。
■完善法律法规保畅行
在治堵方面,我们需要向国外大城市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其中更值得一提的是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
在国土面积仅37万多平方公里的日本,有近8000万辆机动车,但其高通行率闻名于世,交通秩序为人称道。在日本,严格执法并不断加大对违规违章车辆的处罚和打击力度,是缓解交通拥堵、保障交通顺畅的重要因素之一。以酒驾为例,该国《公路交通法》对酒驾者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万日元以下罚款、扣13~25分,同乘者及供酒人也会被处以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30万日元以下罚款。
德国的交通管理法规较成熟,其中,《道路交通法规》、《道路交通许可法规》和《刑法法典》既规定了执法者和违章者的权利及处罚标准,又规范了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尺度和透明度。例如,《道路交通法规》对不同时速车辆的行车间距有严格规定,以时速100公里的车辆为例,如果它与前车间距小于25米,将被罚款40欧元并扣1分;间距小于20米,罚款50欧元并扣2分;间距小于15米,罚75欧元并扣3分;间距不到10米,罚100欧元并扣4分。当车辆时速达到130公里以上且未与前车保持一定距离,处罚将更严厉。在德国,违章扣分累计超过8分者会被警告并建议其参加驾驶员补习班学习。
法国则严把汽车驾照发放关。该国驾照考试包括交规和道路驾驶考试两部分,交规学习通常需要半年,涉及每个细节和汽车工作常识等。路考则由驾校所在地政府指定考试地点和考官,考官经常轮换。路考时间长达35分钟,期间只要应试者出现一个明显失误就会被判不及格。法国的驾照通过率一直不高,一次性通过者更是少之又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