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蝉联全球产销第一。
分析人士表示,随着购置税优惠等鼓励消费政策的到期取消,以及一些城市已经或即将出台的治理交通拥堵措施的影响,2011年的汽车产销增速将从前两年的高速增长向平稳增长回归,预计2011年汽车市场增速为10%~15%。
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蝉联全球第一
2010年,我国汽车产业延续了上年发展态势,在购置税优惠、以旧换新、汽车下乡、节能惠民产品补贴等多种鼓励消费政策叠加效应的作用下,汽车产销双双创全球历史新高,再次蝉联全球第一,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2010年12月,受优惠政策到期、北京限购政策出台导致的提前购车影响,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86.48万辆和166.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30%和17.90%,打破历年12月产销纪录。
中汽协表示,2010年车市高速增长综合起来主要有十大特点:延续上年走势产销再创新高,但增速逐月回落;各类车型全面增长,整体增幅达三成;基本型乘用车(轿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SUV和MPV增势迅猛,交叉型乘用车需求由热趋稳;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受政策影响最为明显;乘用车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有所提升;客货车市场全面增长,重型货车销量首超百万;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汽车出口逐步恢复;汽车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中汽协特别指出,消费者对购置税优惠政策力度表现敏感。2010年优惠政策力度有所减弱,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份额开始下降,7月落至最低点。节能惠民产品补贴政策的实施,对该类车型市场份额回升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消费者对购置税优惠政策退出的预期,四季度该类车型销售火爆,11、12月市场份额均超过70%。
SUV和MPV销量劲增是另一大亮点,分别同比增长101.27%和78.92%。由于没有任何优惠政策,这类高端汽车非常可观的增长实际上体现了车市内生性增长强势。
优惠政策到期无碍2011年车市增长保“十”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1年1月1日起,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统一按10%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此外,根据财政部的通知,执行了近两年的汽车下乡补贴和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从2011年1月1日起,也不再执行。
中信证券汽车业分析师许英博告诉记者,政策到期的影响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购置税优惠只针对1.6升及以下排量车型,且购置税优惠减半后,补贴幅度已经下降。而目前市场销量非常好的是中高端轿车和SUV,汽车消费实际上已经形成内生性增长强势。
此外,2010年年中出台了节能惠民产品补贴政策,其中节能车补贴已公布四批目录,基本覆盖了现行销售的70%的小排量车,补贴幅度也很可观。可以说,节能车补贴在购置税优惠取消后会产生平滑效应,形成有效替代。
东方证券研究报告认为,由于市场之前已对购置税优惠政策即将取消存有预期,消费者选择在政策取消前集中购买,造成销量的短期波动,对2011年一季度小排量车销量增长构成一定压力;但从长期看,由于优惠力度更大的节能补贴的有效替代,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取消对乘用车市场的增长不构成重大负面影响。
而汽车下乡政策的取消,对销量影响是结构性的,微车可能受影响较大。褒贬不一的以旧换新政策,由于实际效果并不显著,取消后影响可能很小。
中汽协认为,2011年我国汽车市场总体上还将延续平稳较快发展的走势,虽然由于2010年四季度因政策退出和北京治堵等因素出现的透支性消费,可能会在2011年一季度,甚至更长时间产生市场波动,但这种波动应该说是阶段性的,全年汽车市场估计还会有10%~15%的增长。
治堵政策破冰行政限购不会成“风”
北京的治堵政策是汽车时代“大城市病”下政府的无奈之举,当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拥堵顽疾会不会让更多一线城市走向行政限制?身处大城市的消费者担心,行政限购是否会成“风”。
中汽协表示,支持北京综合治理拥堵问题,但对通过限制购买汽车的措施治理拥堵的做法持保留态度。中汽协认为,北京交通拥堵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北京城市规划不合理,二是交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三是机动车增长较快。机动车的增长并非北京交通拥堵唯一的原因,限制机动车增量也不应成为解决拥堵的主要措施,应通过系统的综合治理措施才能根本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说,北京作为一线城市的核心领军城市,其导向意义很强。一线城市逐步面临北京的拥堵问题,而北京的限制购买新车可能导致其他城市的跟进。
但是,业内人士指出,北京的限牌不应成为其他城市简单盲从的榜样,毕竟刺激消费和建立更理性的汽车使用环境需要更多的市场经济做法,其他城市也要考虑到北京较高的汽车普及率,简单限牌并不利于中国经济的消费转型。
许英博则表示,行政限购政策可能很难推广。北京是政治中心,不是商业中心,可以出台针对外地车的严格限制。而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分别处在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区,需要城市交流,不太可能出台行政限制,更多会运用经济手段,如停车费上调、征收拥堵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