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商业银行的贷款又有了更稳妥的去处。“银行由以前的零散汽车贷款,转向批发业务,”中国银行业务部相关人士说,“现在银行直接为汽车金融公司提供贷款服务,降低了银行的风险。”
高门槛自主品牌难组金融公司
“要想把企业做大,必须有金融公司的支持,尤其是大的集团企业,”王再祥说,“如果没有汽车金融的支撑,就是缺一条腿。”
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商业银行的信贷模式———汽车消费良性发展时加大放款,衰减时收缩信贷。与商业银行恰恰相反,汽车金融公司首先是个工具,其60%以上的业务是扶持经销商,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它应该是一个调节器,当汽车产业扩张时,金融适当收缩,产业进入低谷时,它放宽尺度刺激汽车产业。”王再祥指出。
而在国内,自主品牌要组建金融公司还受到生产规模、管理团队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更关键的是国家政策是否支持。我们看到的是,新《汽车金融管理办法》将汽车企业进入的门槛已经提高,《办法》要求,非金融机构出资人的资产规模从原来的40亿元提高至80亿元,营业收入从20亿元提高至50亿元。而被这一门槛拦住的,更多的是自主品牌。
奇瑞将试水汽车金融
“奇瑞将成为自主品牌中第一家组建金融公司的企业,”奇瑞发言人金弋波向记者透露,“该项目去年下半年开始启动,由专门成立的金融部负责筹备、报批,现已上报至国家银监会等政府部门审批。核准后将为经销商、用户提供贷款支持。”
华晨将采取更为易行的策略。今年1月,华晨金杯董事长祁玉民和深圳发展银行签署了《汽车金融支持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收益最大的要数被大量库存困扰的华晨汽车授权经销商。协议约定,凡是华晨推荐的合格经销商,并符合深发行最低授信条件的,无需任何抵押、担保,即可获得融资支持。据悉,此协议的签订将使沈阳华晨金杯销售网络在银行取得6亿元的可循环使用授信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