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打造“半壁江山”规模再跨越又站新起点 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取得长足进展
记者昨日从上汽集团获悉,今年前三个季度,上汽各类乘用车和商用车的产销量已经达到123.3万辆,同比增长25.8%,据此推算,上汽今年全年的整车销量将突破150万辆大关,稳居全国同行之首,也成为中国第一家年产销突破150万辆大关的汽车企业集团。
今年以来,国内汽车市场火热一片,凭借优良的产品性价比和专业服务,上汽旗下各大合资企业都有不俗表现:帕萨特领驭、桑塔纳、别克凯越、别克GL8、五菱之光等产品,一直在中高档车、中级车、多功能商务车和微型车市场保持领先优势,斯柯达明锐等新产品也具有强劲的竞争力。
在产销统计表上,记者注意到一个细微的变化:5年前,上汽集团90%左右的产能集中在上海本地,如今总产量中的50%,都来自于上海之外布局的国内6大生产基地以及韩国海外生产基地。包括位于烟台的上海通用东岳汽车,位于沈阳的上海通用北盛汽车,位于柳州的上汽通用五菱公司等,均贡献不小,其中仅上汽通用五菱前三季度的销量就达到40万辆。同样,完成并购两年后的韩国双龙汽车,正逐步摆脱产品市场低迷和劳资冲突激烈的双重困扰,今年以来月销量在1万辆以上,上半年首次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为155亿韩元,折合约1.24亿元人民币,成为韩国本土增长最快的汽车公司。
从2002年的50万辆,到今年底的150万辆规模,上汽集团成功实施“走出去”战略,服务全国,融入世界。近年来,通过兼并重组,上汽充分整合所在地原有生产资源、移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双赢局面。今年,上汽又成功入主重庆红岩汽车,计划在重庆打造4万台商用车和1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与南汽的全面融合也在积极进展中,这将推动上汽产销规模和产品结构更上一层楼。
虽然在150万辆规模中占比不大,但上汽集团打造的自主品牌荣威轿车,已开始显露头角。今年3月正式销售以来,单月销售量已达2000辆,在V6系列的中高档轿车中挤进前三甲。上汽为之打造的全球三地———上海、英国、韩国的协同研发平台正日益显露雄厚的技术实力,荣威750在年内已经推出典雅版等5款不同配置的产品,全新的荣威W261不久后也将面市。按照上汽的目标,在未来5年内,将推出5个平台上30款自主品牌车型。
此外,上汽集团研制的各类新能源车也呼之欲出。上汽已陆续推出了上海牌燃料电池汽车、领驭燃料电池汽车、二甲醚大客车等8款新能源功能样车。其中,二甲醚大巴从上个月起,已经在上海公交线路上示范运行,而上海通用的混合动力轿车已进入产业化准备阶段,预计2008年实现量产500辆。
从去年底到今年9月份,上汽集团顺利完成资产重组工作,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业务实现整体上市,管理更为扁平化,结构也更为清晰,旗下A股上市公司上海汽车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类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上海汽车营业总收入突破500亿元,实现净利润27.16亿元,同比增长358%。上汽负责人表示,“150万辆的规模,是一个跨越,更将是一个新起点,按照新的规划,到2010年,上汽将实现整车生产规模超过200万辆,年产自主品牌汽车60万辆,出口和海外收入50亿美元的新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