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过去的2007年,对于国内自主品牌车企而言,并不如2006年那样顺风顺水。小排量车市场持续萎靡、新排放标准的不断升级、银行存贷款利率的提升以及主流自主品牌企业同时步入战略转型期,在一系列利空因素的作用下,自主品牌无论是新车销量还是市场份额,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动荡。展望2008年,自主品牌的发展趋势又该如何呢?
-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经过短短数年时间迅猛增长,自主品牌轿车在跨过2006年门槛时,已经一跃成为国内汽车市场份额拥有者。直到今年年初,自主品牌蓬勃增长的态势,还让部分乐观人士估计,年内自主品牌“三分天下”指日可待。不过,现实证明,这样的估计的确过于乐观。来自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前11个月,自主品牌轿车销量接近113.6万辆,虽然同比去年增幅仍然明显,但是其所占市场份额已经不到27%,低于日系品牌(前11个月销量超过121万辆)。
业内人士预测,考虑到日系车明年的凌厉攻势,以及自主品牌新车计划开始放缓,其所占市场份额将不得不再次面临下滑的局面。与此同时,随着以韩系车为首的合资品牌,明年即将在中级车市场发起更进一步的价格战,于是乎留给自主品牌回旋的余地已经不大。在单车利润已经微乎其微的前提下,自主品牌应该考虑的是,当合资品牌真的拼起价格来时,是否还应该持续跟进?
- 出口海外:渐进一线
国内市场份额持续下滑,一股脑转战海外市场,在某种意义上成了自主品牌迫于无奈之选。而且我国本土车企出口,已经连续多年增幅高于国内市场,也足以说明海外市场的确存在比国内更大的消费潜力。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奇瑞、长城、吉利和力帆在内的本土企业,都已经实现海外设立组装工厂,即通过CKD方式批量出口海外。展望2008年,华晨轿车会继续出口德国,长城轿车将登陆意大利,奇瑞贴牌道奇的小型车也将远赴墨西哥……
来自商务部的信息显示,中国汽车整车出口今年将超过50万辆,比上年增长60%,其中九成以上是自主品牌产品。两年后以自主品牌为主的汽车出口有望达到年出口100万辆。虽然出口欠发达国家是自主品牌最务实的目标,但是如果质量和品质足够好,渐进式地在发达国家等一线市场试水,未尝不是一个理性的选择。问题是,自主品牌何时能大规模迈过这些一线市场的门槛?
- 品牌建设:全面启动
如果说2007年国内汽车业界轰轰烈烈的“自主品牌集体换标”事件,在某种程度上昭示着自主品牌对品牌建设的“启蒙运动”已经开始,那么即将到来的2008年,可谓自主品牌全面启动品牌建设的关键时期。从一开始只关注能把价格降低到什么程度,到后来紧盯竞争对手出什么样的车,再到现在开始反思如何在消费者心中树立“尽可能光辉”的品牌形象,自主品牌对品牌营销认识日渐成熟。
当然,一个良好品牌形象的树立,不仅仅是换个车标那么简单。对于亟待提升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标准的自主品牌而言,换标背后的良苦用心值得大多数人理解,而结合自身产品的定位,走与合资品牌差异化竞争的道路,并在售后服务上多动脑筋,才能逐渐改变消费者心目中,对本土汽车品牌趋于固化的不良印象。
- 小排量车:转攻精品
原本是自主品牌固守的“大本营”,没想到市场机遇瞬息万变,一下子让自主品牌失去了自己的竞争优势。由于个别地区酝酿出台“二次限小”政策,加上国家环保标准的不断升级,对小排量车的节能指标和升功率等技术参数都有明确规定,因此自主品牌占据主力的小排量车即将面临新一轮大浪淘沙已在所难免。与此同时,行业主管部门也对小排量车尺寸有了明确规定,例如“两厢车长不大于4米,三厢车长不大于4.2米”。
来自行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显示,由于小排量车市场遭遇“寒流”,今年自主品牌小排量车销量将比去年锐减10万辆。今年小排量车加速下滑已成定局,然而随着新政策(例如燃油税)以及环保技术不断升级,各种精品小排量车已经出现在自主品牌车企的产品规划中。明年有望上市的长城“炫丽”、比亚迪F1、吉利熊猫等,都属自主品牌小排量车转型的代表之作。
- 新能源车:遍地开花
如果将2008年称为自主品牌试水新能源车的元年,可能一点都不过分。能搭载2008年“绿色奥运”商机的,也不仅仅是大众等极个别合资品牌。长安汽车集团日前推出搭载最新混合动力系统的杰勋HEV,并将实现量产。从而成为自主品牌首款量产混合动力轿车。长安的“吃螃蟹”精神是富有远见的,而2008年排队上市的新能源车还包括:华普海锋甲醇动力轿车、比亚迪油电双模动力车、力帆混合动力轿车……
虽然早在2005年,丰田混合动力车普瑞斯就已经以“国产”的名义登陆中国市场,但是直到今年11月国家汽车工业主管部门发布《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国内的新能源车之争才渐趋白热化。本田混合动力思域上市、通用混合动力车随即宣布国产……技术储备雄厚的合资品牌,已经在抢占新能源高地上率先打响“发令枪”,留给本土汽车企业的机会还会多吗?
- 阵地转移:二级城市
从一线城市逐渐淡出,到二级城市开辟新市场,是目前众多自主品牌车企正在着手实施的计划。由于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个别品牌车型的排放已经难以达标,或者有的车型在发动机升功率上不符合要求,不得不在去留之间做出抉择。更何况,随着大城市有车一族将迎来“换车高峰”期,因此这些城市对于自主品牌轿车的需求,远不如两三年前那样巨大。与此同时,二、三级城市的购车需求却在日渐升温。
来自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以江苏、浙江、山东、广东为代表的区域市场,尤其那些非省会城市为主力的二级城市,2006年汽车销量增幅均为40%左右,这样的增幅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自主品牌应该把握区域市场的差异,不失时机地转移主攻方向,抢得市场的先机。可以预见的是,2008年自主品牌挺进这些二、三级城市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 新车排量:越来越大
在小排量车遭冷遇的同时,国内消费者对中级车的需求达到近乎狂热的地步。随着自主品牌车企陆续推进面向中高端的新产品计划,新车排量的增大和档次的提升,或将成为2008年与合资品牌竞争的主流策略。业内专家一致认为。面对合资品牌的入侵,自主品牌有必要且必须增强研发能力,尽快扩充产品线,将触角伸向中高级市场。
2007年自主品牌已经开始大规模涉足合资品牌占据“把持”地位的中高级车市,比亚迪汽车推出了中高级车型F6,吉利推出首款中高级车力作远景,江淮汽车携宾悦直接从中高级车市切入轿车市场,2008年有望上市的奇瑞A3和A6、力帆620
B级轿车以及加长版名爵7系,都将以明显的性价比优势,冲击合资品牌盘踞的中级车市场。上述自主品牌的“先锋”车型,在发动机排量和车身尺寸上,都比以前有更大突破。
- 安全性能:再上台阶
如果说碰撞测试对于自主品牌而言就如赶考,那么即将过去的2007年应该是大考之年。不管是华晨在德国遭遇的“碰撞门”,还是奇瑞在俄罗斯媒体上碰撞测试的“糟糕表现”,都可以被看作是自主品牌走向海外市场所要交的学费。类似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也足以让自主品牌反躬自省:在走出国门之前,参加过高标准的碰撞测试吗?
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同样是推动自主品牌强化安全车身设计,升级安全配置的原动力。尽管在国内的碰撞测试中,自主品牌相对于合资品牌而言,所展示出来的“被动安全性”仍有大幅提升空间,但是至少让后者明白了差距所在。可以预见的是,在2008年上市的自主品牌新车当中,由于考虑到进军海外市场的需要,无论是在产品品质还是在整车安全性上,都将有一个质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