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以下简称PSA)与哈飞合资的消息已传闻一年有余,就在双方计划签署协议的最后时刻。有可能让中国汽车业发生核裂变的一幕即将上演。
11月27日记者从哈飞内部得到惊人消息,哈飞和PSA单方面合资的可能性已经没有,目前哈飞汽车的主管单位——中航二集团正和东风在北京谈判,东风计划出资20亿元人民币,参股哈飞汽车。
"东风与中航科工的谈判已经进行了几个月。"11月28日,发改委一位官员明确告诉,东风与中航科工有意采取战略合作的形式,至少参股50%以上入主哈飞汽车。
另据来自可靠渠道的消息,上月东风汽车考察团亲临哈飞,与东风合作的事情在哈飞内部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东风内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层向记者证实,"哈飞的微车做得不错,合作的具体细节还在商谈。"
2007年1-10月份,一汽累计销量为116.5万辆,而排名第三的东风是92万辆
,哈飞以24.2万辆排名第九。有人分析,如果东风最后控股哈飞汽车,东风的产销规模将一夜之间赶上一汽,和上汽的规模差距拉近到8万辆左右。上汽和一汽领跑中国汽车业的旧格局,将瞬间土崩瓦解。
面对合资一说,身处漩涡中的哈飞和东风均选择了沉默。11月29日,哈飞汽车党委工作部副部长张抗洪告诉记者,"不清楚此事,不便发表评论"。当天东风集团宣传处处长张方晶的回答同样谨慎,"我这个层面没有听到这个消息!"
中航科工的"艰难抉择"
就东风与哈飞谈判的进展,记者多次致电哈飞的上级单位,但是从中航二集团到中航科工,相关人士一概三缄其口。"不清楚此类事、没有接到上级通知"是他们一致的回答。
昌河和哈飞两个企业业绩平淡,一直让中航科工感到"束手无策"。两年前力促双方合并未果的情况下,中航科工一直没有放弃调整这两家企业的想法。
今年8月份,原东安三菱(东安动力下属公司,控股36%)董事长连刚入主哈飞汽车,就表明中航科工希望东安带动哈飞、强弱结合的发展思路。直到最近,哈飞高层的变动仍在继续,11月26日哈飞内部传出消息,康平将不再担任销售公司总经理的职务。
一直以来,昌河汽车、哈飞汽车、东安动力(哈尔滨东安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是中航科工在汽车行业的三个支柱,但是只有东安动力是中航科工汽车业务的利润源。该公司上半年的净利润为9683.1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75%,投资收益为1.05亿。
事实上,哈飞目前的问题不仅仅是管理和营销的问题,机制才是它几年来止步不前的重要原因。
"东风介入对哈飞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但是东风和中航科工可谈的筹码并不多,而中航科工在多大程度上做出妥协,将是决定合作命运的关键。"上述发改委官员表示。
PSA捕蝉 黄雀在后
在PSA合资哈飞汽车的最后时刻,PSA惟一的中国战略伙伴东风突然现身,有人认为 PSA扮演了牵线人的角色。但是也有人说,PSA是真正的输家。
事实上,东风闪电联络中航二集团洽谈控股哈飞,此前一直有意合资哈飞的PSA完全始料未及。
原空客总裁斯特雷夫自从调任PSA后,一直积极推动与哈飞的合作。斯特雷夫希望以此达到在中国一手托两家的战略平衡,改变长期以来,PSA在中国只有东风一个合作伙伴和合资公司神龙"发展速度平缓"的现实。
最有力证据就是,2006年神龙公司成立十五周年总销量达到20万辆,同样是在2006年,成立仅4年的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年产量就超过了20万辆。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的轿车生产企业排行榜上,今年前十个月,东风日产凭借207531台的销量位列第五,而神龙只以167441的销量屈居第九。所以PSA一直希望能够另辟蹊径。
与哈飞合作之初,PSA中国区总裁杜森就曾经表示,与哈飞的谈判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启动。值得注意的是,哈飞内部人士也表示,在双方马拉松式的谈判中,东风的力量不可忽视。而双方最终低调签署的合作意向书表明,PSA与哈飞将合作生产10座以下的商务车。PSA想以此表明,该项目与东风乘用车合作项目的区别。
业内人士由此分析,如果东风与哈飞合作成功,就可以更好地控制PSA与哈飞的合作项目。绕了一圈还是没有绕开东风,惟一可以让PSA聊以自慰的是,再寻找一个合作伙伴成为可能。但是无论三方的博弈如何,最大的可能就是三方互相妥协,最终走向合作的局面。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利用谈判尚未最终落定,PSA积极介入东风和哈飞的合作,这样一来,PSA无疑能成为东风和哈飞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东风终度山海关
PSA在华战略部署被东风和中航二集团的谈判打乱,东风未来的战略前景却一片光明——不仅可以在自主品牌乘用车发展方面如虎添翼,而且可以进一步扩大东风在全国的战略布局。
与一汽、上汽的全国布局相比,东风目前还局限在以武汉、广州为中心的黄河以南地区。分析人士认为,东风可以借此实现东风汽车一直以来在东北地区开拓市场的愿望,哈飞在全国、特别是东北的生产基地及销售网络具有绝对的吸引力。
目前一汽、上汽、广汽等国内大型汽车集团都在大力发展自己的自主品牌乘用车,但这正是东风的短板。相反在自主品牌这条路上,从微型车到轿车,哈飞已经走了很远。而对于目前正处于困境的哈飞汽车来说,要解决的是体制、管理、营销等一系列问题,这些恰好都是东风的优势。
今年9月份,在上汽集团和广汽集团等国内众多汽车集团纷纷推出打造自主品牌的时间表后,作为"三大集团"之一的东风公司正式公布了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发展计划,成立东风汽车乘用车公司,新基地落户武汉经济开发区。该生产基地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工程将于明年完工,拥有16万台汽车的年产能力,首款产品将于2009年初下线。
对于东风来说,自主品牌的压力不止于此。根据东风的各项事业计划,自主品牌轿车将是"十一五"期间最核心的工作之一。为实现上述目标,东风确立了"十一五"发展重点:加速推进既定产品导入与换型计划,乘用车销量提升到2010年的135万辆,自主品牌车提升到72万辆。而一汽集团"十一五"的汽车产销目标是200万辆。
虽然哈飞目前销售业绩在下滑,但是正如东风高层所说,昔日的微车五虎之一在微型车方面做得不错。不仅如此,在自主品牌发展的探索中,哈飞曾经凭借与意大利平尼法瑞纳公司的合作名声大振,独创的"中意之路"曾经为业内津津乐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