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邀请,我去东京出席了由东富士研究所主办的“安全汽车论坛”,其间亲见一场惊心动魄的碰撞试验——2吨重的大型汽车与YARIS车均以55公里的时速冲向对方,然后是“砰”的一声,狠狠地撞在了一起。试验结果再一次了验证丰田汽车的安全可靠性。
丰田早在1995年就进行过类似的碰撞试验,而且是全球首次。经过十多年的摸索实践,其中的关键技术——车身动态综合管理系统(VSC)已经日臻成熟,可以有效地降低约20%的正面碰撞事故率和40%左右的单独事故发生率。如今,该项技术已在丰田车系中大面积推广。一汽丰田生产的卡罗拉,也采用了这项世界顶尖的安全技术,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青睐。
不客气地讲,拥有百分之百的行车安全,虽是汽车驾驶员人人共有的梦想,但也是天方夜谭式的神话。原因就在于只要汽车轮子在公路上转动起来,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更不消说人的情绪起伏、车的技术隐患以及路况的错综复杂了。正因为如此,在行车安全的指标上,一般的厂家都不敢奢望“百分之百”。但是,丰田人却向着这一极限目标发起了冲击,从“被动安全”向“主动安全”转型,直至追求“整体安全”,自始至终,一以贯之,绝无回头之憾。对此,了解他们的人是不会奇怪的,因为在将近百年的丰田汽车发展史中,丰田人的梦想之舟,从来都是从一个个不可能的此岸出发,驶向一个个可能的彼岸。丰田人一向认为,只要敢于从“不断改善”中向极限挑战,就没有迈不过去的门槛。
回国后我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用“不断改善”向极限挑战,会不会是丰田人成功的秘钥所在。窃以为,真正能够让丰田从一个奇迹走向另一个奇迹的决定性因素,并非是某一项技术,而是贯穿其全部奋斗历程中的那种从“不断改善”中所累积起来的“丰田精神”(包括丰田经验)。
“不断改善”只是一个中性词组,并没有特定含义。但是,当丰田人把它同挑战极限巧妙地结合起来之后,它却变成了能够燃烧创新欲望,催生智慧结晶的始发动力。举例来说,上个月,丰田汽车的产销量双双超过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位居全球第一。然而此前不到两年,丰田还曾经针对发动机隐患和电力线路上的缺陷,两次召回了近200万辆“问题汽车”。当时,曾有人担心如此大规模的连续召回会不会损害丰田的良好声誉,但结果是丰田的名望不仅没有因此受损,反而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直到这时,人们才开始琢磨丰田人的高明所在——原来,他们在“召回”行动中,已经先行融入了“百分之百”的安全理念,“召回”行动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更多消费者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然后再将其转移到诚信上来。如此看来,丰田人的“不断改善”中不仅包含着向极限挑战,而且还暗含着灵活与多变。
关于“丰田精神”中究竟涵盖了哪些内容和精髓,或许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但就它的起源而论,可以肯定地说,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丰田喜一郎开创日本汽车工业之前,“丰田精神”就已经存在了,时间甚至可以追溯到距今140年前:当时诞生的一个名叫丰田佐吉的孩子,后来用他一生的84项专利发明和35项别具新意的实用方案,一直在矢志不渝地论证着他所固守的“一切皆有可能”的奋斗底线。正因为一切皆有可能,所以才一切均可挑战,道理其实就这么简单。而且,就是这么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构成了“丰田精神”的基石和骨干。当然,“丰田精神”能够传承至今,并非是几个精英的功劳,而是一代又一代丰田人通过“不断改善”挑战极限,而逐步形成的集体智慧。反过来,这一精神又与丰田人永不满足的进取之心产生了良性互动,从而加速了丰田事业的蓬勃发展。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正处在腾飞的关键时期。我认为,丰田人的集体智慧理应成为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经验。若是站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高度看待丰田精神,还会从中受到更多的启发。我们应该想清楚一个问题:汽车究竟需要不需要国界,与之相关的设计、研发、制造、销售等整条汽车工业链上所需的科技含量与文化内涵,究竟与意识形态有多大的关系。只有搞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够真正轻装上阵,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把包括“丰田精神”在内的地球上一切有益的知识和经验借鉴过来,一方面加快我国的民族汽车工业进程,一方面融入和谐世界的大合唱,为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