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通用别克免息贷款、广本车贷降低10%利率……今年以来,各个汽车厂商不断推陈出新的车贷纷纷登陆车市。与几年前被叫停的汽车贷款不同,汽车厂商取代银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各汽车厂家近期频频集中推出新车贷业务,无疑是看中优惠的汽车贷款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客源和更大的利润,以增加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并且扩大企业本身的影响。
车贷新模式纷纷登场
按揭购车,在国外是一种主流的消费方式,其实在国内消费者也并不陌生。2000年以后,国内车市大多数品牌都推出了首付30%以上还款期三年或5年以内的车贷。不过,由于手续繁琐、利息高、门槛高,再加上国家银行对于汽车信贷的管理更加严格,自2003年以后,车贷市场就呈现逐年萎缩的态势。去年,国内仅有一成的购车者愿意接受按揭购车,更多的是选择了全款支付,甚至在2004年到2006年期间很多银行逐渐停止了对个人汽车信贷业务的审批。
今年以来,国内汽车市场争夺更加激烈,再加上央行连续三次提高贷款利率,使得汽车信贷这项业务更是显得没有出头之日了。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汽车厂商开始动作了:3月,长安奔奔经销商推出低价车按揭,日供25元即可上路;4月,上海大众经销商推出POLO按揭,担保费、公证费、调查费、资料费、管理费等附加费用全免;8月上海通用全系车型推出3年“免息”贷款;9月,广州本田“12345轻松贷”汽车个人信贷业务登场,个人汽车金融信贷最高能销售10%的优惠政策。
与三四年前的传统车贷相比,今年新推的车贷无论是在门槛上还是在还款方式上,都有了很大不同。比如,北京地区不少汽车金融公司新推的按揭,购车者无需房产就可办理按揭。上海通用别克车型则免除3年还贷期内的利息。甚至有的汽车厂商还在二手车的汽车信贷上下了工夫,消费者能够凭借非常优惠的金融信贷购买二手车。
国际巨头抢滩汽车信贷
据统计,当整车制造业利润由于竞争降至3%到5%时,汽车金融业仍能保持约30%的利润。正因如此,世界著名汽车厂商所属金融服务公司的利润往往比整车还要大。
相比在中国市场再次掀起的汽车金融信贷风潮,其实在欧美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据了解,从1919年开始,美国汽车市场就已经出现了购车贷款业务。时隔近90年之后的今天,美国市场的贷款购车率已经高达80%至85%。德国的这一比例也在70%左右。作为新兴市场,印度的汽车信贷用户在全部购车者当中所占的比例也已超过了60%。
如今,中国汽车市场在购车贷款业务方面的巨大潜力也开始显现。
据行业人士称,按照目前我国汽车市场10%的年增长率,到2008年,中国有能力购买汽车的家庭将达到4200万,贷款购车的比例将从目前的低于10%攀升至50%。
面对这一巨大商机,跨国汽车巨头自然不会视而不见。出于拉动汽车消费以及融资等考虑,各大汽车公司的金融业务板块加紧发力中国市场。
为了与银行购车信贷和其他汽车公司实现差异化、优势化的竞争,在利率普遍走高的市场环境下,甚至有个别汽车金融公司推出了“零首付、零利率”的购车贷款方案。其抢滩中国汽车信贷市场的决心可见一斑。
自主品牌车贷瓶颈
对于国际汽车巨头对汽车信贷的巨大信心,行业内对于自主品牌的汽车信贷却感受不到丝毫春天来的气息。行业内普遍认为,由汽车金融公司提供购车贷款的营销模式,令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车企望尘莫及。
从目前来看,多方融资以实现产能升级仍是奇瑞的头等大事。据悉,为了弥补资金不足的“短板”,奇瑞再次从国家开发银行得到了58亿元的贷款扶持,用于其新产品开发和产能扩张等事宜,并为奇瑞在2010年实现产能100万辆的目标提供资金保证。此外,为了顺利推进与克莱斯勒合作计划,进而开拓海外市场,奇瑞对资金的需求越发急切。若想在汽车金融领域有所斩获,奇瑞的确分身乏术。
除了资金力量薄弱之外,经济车型的产品定位也是汽车信贷难以突破的“瓶颈”。
“价值只有6万多元的经济性车型,用户多数是一次性付款,办理贷款的少之又少,因此,搞购车贷款也没有多大意思。”经销商表示。
在不断上升的中国汽车市场,作为一种新的消费形式,购车信贷前景仍十分乐观。在这一潜力巨大的业务领域,国外汽车巨头已经捷足先登。而各个合资汽车厂商花样翻新的汽车贷款业务也在不断出新,在这方面,中国本土的汽车企业则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