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下午,一辆捷达轿车成功“走下”成都生产线。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注意到,在高大的厂房内,为嘉宾和媒体只提供了8排座位,每排27把座椅。这表明,除成都一汽的几百名员工外,只有200多名业内人士见证了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
“与其他新车上市或新项目落成的大场面相比,‘捷达轿车成都生产启动仪式’俭朴到家了。”一位来自北京的记者说。
捷达只是投石问路
“捷达轿车成都生产”的产能:2.4万辆——一个不能再低的“起步能力”;
还有,并不完整的生产线,记者在现场至少没有看到冲压和焊装生产。
也许,这些都是该项目如此低调的原因。但是,由于一汽集团总经理竺延风、大众汽车董事长文德恩的出席,没人会低估捷达轿车在成都生产的重要性。
捷达轿车在成都生产,在企业方面有着诸多理由。
“捷达生产线上的车型太多,即使是由于生产准备的时间,也会关系到产量。所以,在成都一汽生产是非常必要的。”一汽集团的一位高层对《第一财经日报》说。的确,与捷达共线生产的还有宝来、高尔夫等车型,一汽-大众在长春的生产压力很大。
除去生产能力的需要,还有企业运营成本的考虑,比如物流方面。一位负责汽车营销的企业老总给记者算过这样一笔账:以比较便宜的公路运输为例,一辆整车每公里运费近1元人民币。从长春到成都,近4000公里的路程,单车运费就可以节约3000多元。
另外,在人工成本等方面,成都也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据一汽高层介绍,成都一汽项目从4年前就开始了。“即使是在整个汽车市场增速放缓时,我们也没有放弃”。实际上,成都一汽的建设周期很短,只有一年多时间。“但是,由于涉及老的国有企业,不仅企业的负担很重,而且人员安排上的压力很大。”他说。
据了解,一汽在成都的结构,由原来的3个老国企,今后将发展成为多个事业分部。成都也因此有望成为继长春、天津之后,一汽集团最重要的生产基地。
当然,最重要的考虑还是在市场方面。成都车主的消费观念非常成熟,并且对整个西部市场都有较大的影响力。在成都,几乎所有的车型都好卖,从最高端的豪华车产品,到奥拓、Spark等微型轿车。
另外,大众汽车产品在成都及四川都有着很好的口碑。大街上跑着捷达、桑塔纳等出租汽车。而大众汽车集团负责进口业务的一位女士说,四川也是大众汽车旗舰车型——辉腾、大型SUV途锐的国内最大市场。这也许正是一汽以捷达“投石问路”的根据所在。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某汽车集团高层也说,成都一汽应该决不仅仅是一个捷达车型。
对于以前媒体所报道成都一汽未来10万辆的目标,一汽一位高层表示,从现在的3万辆,会逐渐提高到10万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量级的概念,无论是从生产管理,还是在其他方方面面。至于在什么时间达到,还是要看市场情况而定。”他说。
“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
《第一财经日报》还注意到,如此俭朴的“捷达轿车成都生产”仪式,东道主方面却给予高度重视。两位省委常委、一位副省长及成都市各大班子的主要领导大都出席。
早在10年前,因重庆市改为“直辖”,原隶属于四川省的汽车项目,由于地域的关系大都划归重庆市的名下。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四川需要汽车工业的拉动。为此,对于捷达项目,四川省和成都市的积极性非常之高。为抓住难得的机遇,省市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多个代表团专程赶赴长春,说服一汽集团乘用车“入川”。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汽车产业布局最早偏重于东北部和中部。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向东南部倾斜。近年来,西部巨大的市场需求,早已令汽车厂家跃跃欲试。新世纪初,在国家发出开发西部的号召之后,汽车产业开始大规模“西进”。
在2000年的“两会”上,时任上海市市长的徐匡迪透露:上汽集团和柳州五菱汽车,将与美国通用汽车联手进军微型汽车领域。他甚至展望:“到那里去建厂,成本低,效益好,把它的产量从20万辆提高到40万辆,再扩大到100万辆,这将对西部地区有非常大的好处,比从上海运汽车去要便宜得多。”
现在,徐匡迪当年的设想正在逐步实现:2006年,上汽通用五菱产销双双超过40万辆,成为国内微型车行业的霸主,今年的销量将达到55万辆。
当然,对于西部开发这样一个重大历史机遇,一汽自然不甘落后。2002年,在丰田同四川旅行车厂合资建立四川丰田4年后,一汽集团重组川旅汽车,成都一汽便由此产生。在与丰田共同生产柯斯达和普拉多等商用车之后,一汽集团的乘用车何时在西部生产?就成为业界内外广为关注的话题。
此次“捷达轿车成都生产”,一汽的重要合作伙伴——大众汽车也非常支持。作为一家年销量超过600万辆的汽车集团董事长,文德恩教授亲临万里之外——一个不足3万辆工厂的投产仪式,事件本身就非比寻常。同时,随文德恩乘专机而来的,还有大众集团负责生产的董事、集团总设计师等重量级人物。
这样,在西部汽车制造领域,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上汽携手通用在柳州,一汽携手大众在成都;国内另一个地处西部的汽车集团——长安携手福特在重庆,以“一帮一”合作构架,形成“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一场巨鳄之间的厮杀已在所难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