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将至,根据国家环保总局两年多前公布的“五项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新标准”之一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相当于欧Ⅲ排放标准的中国轻型汽车Ⅲ号尾气排放标准(即国Ⅲ标准)就要实施。
但是,就在不久前有媒体报道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在寻求将新的汽车排放标准的实施时间往后延迟两年,主要因为目前我国的可用燃油质量较差。报道引用国家发改委一位官员的话称,到2009年底之前,中国主要石油企业尚不能向华东及华中多数地区提供满足欧Ⅲ排放标准的低硫燃油。这位官员还表示,该政策应分地区进行,并且只有在有高质量燃油供给时,才可以实施。目前北京和广州已经有此类燃油的供应,两地去年便已引进了相当于欧Ⅲ排放标准的国Ⅲ标准。
报道还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拒绝就此事进行评论。有政府官员表示,新排放政策在7月1日实施的计划不会改变。
一个事关全国的排放标准即将实施,而政府相关部门的看法却不尽相同,到底是为什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先决条件
2005年4月底,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等五项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其中,包括轿车、SUV、MPV等在内的轻型车实施国Ⅲ排放标准,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明确要求满足国Ⅲ排放标准的新车,必须搭载“OBD系统”。
“所谓‘OBD系统’,是指新标准要求在汽车电控系统中,增加专门监测排放控制系统工作状态的‘车载诊断系统(OBD)’,这一点也正是新标准的核心,它将实时控制汽车燃油和排放的精确度”。某汽车企业的技术人员介绍。
中国汽车技术中心的专家对《第一财经日报》解释说,由于OBD能从发动机的运行状况随时监控汽车是否尾气超标,一旦超标,会马上发出警示。然而,在我国目前燃油品质无法得到有效保证的情况下,汽车企业对在所有轻型车上搭载OBD存在较大担心,而消费者也怕“花钱买罪受”。
的确,实施国Ⅲ标准,最大的问题是带OBD的车,发动机及后处理系统都是严格按使用国Ⅲ标准燃油的情况设计,不能加低于这个标准的燃油。对此,有发动机方面的专家担心:一旦添加了低标准的燃油,或者油品中的磷、硫含量超标,OBD传感器、催化器会因“中毒”而失效,不仅无法对尾气排放进行监测,而且会影响发动机的性能。消费者所能感受到的明显特征,就是汽车只能低速行驶而无法提速。
显然,使用满足国Ⅲ标准的燃油,又成为轻型车搭载OBD的先决条件。
尽管在北京、广州等地已经先期实施了国Ⅲ排放标准,但从全国范围看,燃油状况令人担忧。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内燃机学会油品与清洁燃料分会成立大会上,来自石油化工行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曹湘洪透露:“到
2009年12月31日,将在全国范围内提供满足第Ⅲ阶段排放标准的清洁汽油。”
也就是说,自今年7月1日实施国Ⅲ排放标准之后的近两年半时间里,国内大多数地区只能使用符合国Ⅱ排放标准的汽油。因此,也就有了推迟实施国Ⅲ排放标准的各种声音。
争执焦点
自1999年,围绕“无铅汽油”该不该使用与生产;直到国I、国Ⅱ、国Ⅲ排放标准的相继实施,汽车行业、石油石化、环保总局及不同地方的环保等部门,都曾经出现过各种各样的争执。特别是在标准的实施与合格的燃油供应上,每次争执都颇具“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意味。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排放研究首席专家、试验所总工程师方茂东认为:“国内外大量的试验研究表明,不同阶段的汽车排放标准,需要相应质量的车用燃油标准作为支撑。欧洲、美国、日本在实施更严格的汽车排法法规前都提前发布、实施对应的燃油质量标准,确保低排放车辆的正常使用和在用车排放控制效果,因此建议我国实施‘车到油先到’的总体原则。”
那么,石化部门与环保部门之间的节奏为什么差距如此之大?
石化行业的理由似乎也很充分,他们认为,首先,以目前我国的采矿和冶炼技术水平,国Ⅲ燃油的获得是以牺牲更多能源,并以另一种对环境的污染换来的。生产国Ⅲ燃油虽然能够提高城市空气的清洁度,但其代价是生产同等数量的燃油需要更多原油,而采矿耗能带来的污染远远超过在城市里减排的污染。
其次,从国Ⅱ到国Ⅲ,油品的升级换代需要更长的时间。据石油石化方面的专家解释,我国一直采用添加抗硫添加剂的办法生产燃油。而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技术路线无法生产出相当于欧Ⅲ标准的燃油。因此,技术路线的改变,石油石化系统就要增加脱硫等设备。根据预测,这项投入不仅要有200亿元至300亿元的资金,更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
然而,对于在今年7月1日实施国Ⅲ排放标准,国家环保总局的态度是坚决的,甚至认为,不是哪一个部门想推迟就能推迟的。
“国家发改委的意见是务实的,适当推迟一段时间实施国Ⅲ标准,不仅可以缓解汽车生产企业的压力,减少消费者的重重顾虑,而且能够避免由此可能产生的其他复杂问题。”北京的一位汽车咨询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现在,距国Ⅲ排放标准实施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天时间,最终的结果将很快揭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