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技术“闪耀”第六届北京国际商用车展的时候,节能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参展企业纷纷打出自己的节能和减排“招牌”。一时间,油电混合动力技术、气电混合技术、双燃料技术、纯电动技术以及液压混合动力技术,引得大家都看花了眼。那么,这些企业是通过哪种模式来实现上述技术的呢?是“以我为主”,还是产、学、研相结合,又或者是直接将这些技术“拿来”的呢?
五洲龙、吉江:产、学、研相结合
五洲龙、吉江的油电混合动力客车是与国内的大学、研究机构联合开发的。
深圳五洲龙在车展上展出的是油电混合动力车FDG6110HEVG,这项技术开始由五洲龙和一家研制混合动力技术的公司共同开发。“不过,这家公司已经被五洲龙收购,所以现在我们可以说这项技术是由我们自主研发。”深圳五洲龙混合电动车总工程师邓先泉谈道。当谈起这款油电混合动力车的节能技术,邓先泉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汽车在刹车的时候就已经将热能消耗掉了,而这款混合动力车通过能量回收系统把能量回收一部分,并且这款车还能利用发动机的工作特性使发动机用油的效率发挥得最好,从而有利于节约燃油。
宁波吉江在车展上也推出了一款自主研发的油电混合动力车。这款车是宁波吉江和航天科技中心的电动车事业部两家共同研发的产品。
宁波吉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祝炳奎向记者介绍,由于更多地使用电能驱动,这款混合动力车的环保性非常好,可以达到欧Ⅳ标准。试验结果显示,该车可以达到节能25%以上的效果,甚至达到30%。这款混合动力车采用串联式的工作模式,系统控制采用CAN总线,两条CAN总线,一条高压,一条低压,这样系统控制就可以保持在最佳状态。车辆在路上运行的时候,刹车的过程中会消耗一部分的能量,这部分能量可以通过电机反馈回收。
滁州客车:“以我为主”
在收购一家混合动力技术开发公司后,深圳五洲龙走上了“以我为主”的道路,这次车展带来的一款最新研制的FDG6113HEVG气电混合动力客车,采取的就是自主研发模式。
邓先泉告诉记者,这款气电混合动力客车改变了能源消耗的结构,用电能和气燃机的能量替代柴油。这样的优势就是这两种能源的储存量要比柴油储存量大得多,甚至是大几倍。“气电混合动力客车可以改善排放,并大大降低使用成本。比如在西部地区,像新疆、成都这些用气价格比较低的地区,成本会降低50%以上。”
中国扬子集团滁州客车制造有限公司带来了一款天然气和汽油双燃料混合公交车型。当记者致电滁州客车副总经理吴晓明时,她告诉记者,这项技术是由公司自主研发,基本原理和一般的天然气或者是汽油机相似,只是通过混合器将不同比例的天然气和汽油混合进行压缩,供发动机燃烧,以节省能源。“并且,这项技术的另一特点在于可以既以汽油为燃料,又能以压缩天然气为燃料,只需通过一个转换开关就能实现燃料的转化,这也降低了客车的运营成本。”
福田欧V、常隆:“拿来”混合动力总成
江苏常隆客车有限公司带来的一款超级电容和锂电混合能源系统客车,以及福田展出的欧V混合动力客车,走的有点类似“拿来主义”的技术道路,直接通过与拥有这项技术的混合动力总成公司合作生产。
常隆客车的相关负责人边先生告诉记者,客车上用的超级电容和锂电混合能源技术由上海瑞华集团提供,公司只是负责整车车身方面的工作。“比如说,由于此项技术所带的产品重量比较大,且需要的空间比较大,所以公司会根据这一特点,将产品配装在用全承载车身上,以此增加客车的可靠性。”
上海瑞华集团的相关负责人陆政德告诉记者,公司开发的此项超级电容和锂电混合能源技术,采用的是双电动力性的电池,具有起动速度快、爬坡能力强的特点。并且,此项技术区别于纯电动力车的优势在于,首先由于结合了超级电容,以使电池能够多次充电,其次是通过控制器能够将制动时候的能量进行回收。
福田欧V展出的混合动力客车采用的总成件是伊顿直接式并联混合动力传动系统,整个油耗能降低25%左右。北汽福田北京客车分公司市场营销部副部长于民向记者介绍说,这款油电混合动力车,如果是在轻载的情况下,路况比较好的时候,只有电瓶在工作,或者只有发动机在工作,这样就能保持发动机的低速运转。需要在起步或者在上坡的过程中提供大马力时,发动机和电瓶同时工作,这样它的动力就会大些。
交大神舟:“拿”着技术“找”整车
上海交大神舟公司是一家与上海交大合作开发液力混合动力技术的公司,在这次车展上,它们是“拿”着技术“找”整车企业,打出的是“能量回收”的节能减排招牌。对此,记者采访了上海交大神舟汽车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杰。
陈杰从节能和减排两个方面向记者谈及了这款技术的特点。首先,从节能方面来看,该技术通过一套液压动力系统来回收制动能量,并且测试表明,节油率达到了16.4%;其次,从减排方面来看,此项技术主要作用于客车起步、怠速和低速阶段。也就是说,通过这套液压动力系统能够利用回收的能量驱动汽车起步,此时发动机不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了发动机的排放。“其实,早在1988年上海交大就已经研发出了公交车制动能量再生技术,并在1992年通过了技术验收,但是直到2005年我们才再将这项技术拿出,进而研发出液压混合动力技术。”
陈杰对液压混合动力技术和油电混合技术做了一个简单的对比。他认为,油电混合技术首先要过电池这一关,从能量回收的角度来看,没有液压混合动力快,并且由于充电电池的更换频率比较高,也使得产品的成本回收期比较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