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现在是很多家庭面对的大问题,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少消费者在买车时都会陷入误区,导致不但买了不合适的车,还多花了钱。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某家4S店的销售负责人,为您指点购车误区。
误区一:车价优惠幅度越大越好
车价,往往是消费者买车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不少消费者在购车时,都想选择售价最低的店,这种“唯价是选”的购车方式,对消费者是非常不利的。
实际上,除了一些经销商年底因资金周转及年度销量考核等因素加大优惠幅度外,经销商间同种颜色、车型、配置的车,价格差别不大。之所以会报出低价,是因为销售商已经在验车上牌、装饰和保险上“下好了套儿”。
对策:选择大品牌、有实力、有信誉的4S店,在买车前比较所有需要的花费,不要只看车价高低。
误区二:购买计划外的车或配置
很多消费者在 购车时,往往会因销售人员的“忽悠”,购买了很多自己原先暂不考虑的配置,甚至连原本计划购买的车型都换了。
有不少消费者都会加上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购买有导航仪、巡航系统、
蓝牙、电视、倒车影像等配置的车,或自己要求增加这些配置,但对于一部分人来讲,这些配置平时使用的机会可能并不太多。
对策:购车前先确定购车要花费的所有金额,确定车辆的品牌、主要用途、技术性能、配置、颜色等。
误区三:买车时不考虑日后养车因素
有些对汽车不太了解的消费者,在购车时只考虑了买车的花费,却没考虑养车的因素。此外,如果在一些维修实力不强的店购车,也可能导致修车时出现问题,维修人员还可能用低档次的配件糊弄车主。
对策:买车时选择大品牌、配件好找的车型。同时尽量选择维修实力强、技术底蕴深厚、售后服务好的4S店。
误区四:将证件交给非正规经销商
有些消费者在履行购车手续时,轻易将自身的重要文书或证件等交给非正规经销商,这些经销商可能利用车主的证件做出损害车主利益的行为。
对策:尽量选择大品牌的经销商,重要文件不要轻易出手。
误区五:购车后不听车辆性能介绍
办完购车手续后,着急享受驾车快乐,不耐心听取销售顾问的车辆性能介绍,导致因为不了解某些设置或装置,造成车辆非正常损坏或对使用成本产生影响。
对策:与维修点建立通讯联系,不了解的问题及时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