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瞅准西欧,奇瑞、吉利、中兴瞄向北美。西欧、北美都是世界汽车业的成熟市场,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异?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是走向西欧,还是迈向北美?本报从这一期开始,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美国和欧洲一直是汽车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两个市场也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级市场。近来,随着华晨签下出口欧洲市场的大订单,以及奇瑞、吉利出口美国市场的进展不顺,人们不禁有了这样的疑惑:难道进入欧洲市场要比进入美国市场更容易吗?
对此,业内人士有着不同的理解。
技术专家:美国法规体系相对更严格
无论进入哪个市场,当地的法规都是中国汽车企业和中国轿车产品无法绕过的门槛儿。那么,中国汽车是更适应欧洲的法规体系呢?还是美国的法规更容易被满足呢?
对此,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乘用车工程研究院院长顾镭博士表示:“两个法规体系都是非常严格的。相对而言,美国的法规体系更加严格,欧洲的法规体系则宽松些。”
他强调,这种差别只是相对而言。因为在准入制度方面,美国政府并不会对某款车型进行强制性的法规认证,企业只需要满足法规就可以上市销售,而欧盟实施的是与国内相同的强制性认证规则。相对而言,前者对企业的要求更高。
顾镭形象地比较了欧美两个法规体系的不同:“打个比方,汽车产品就好比一个大学生。在欧洲,只要你能够拿出大学毕业证,即使你连1+1=2都算不清楚,你也是大学毕业生。而在美国则不同,你必须拿出能够证明你水平的实力,才能证明你是大学毕业生。”
归国前在美国福特有着11年工作经验的顾博士告诉记者,美国有关方面如果接到消费者有关产品质量的投诉,就有可能对在售车进行抽检,并以抽检结果作为车辆质量的评判结果。因此,没有强制性认证规则的美国法规体系对企业的“威胁”相对更大。
“美国实行的是追偿制,如果政府认定汽车企业明知产品有缺陷却故意隐瞒事实,或者不告知消费者可能存在的风险,那么会对企业实施追偿。”顾镭告诉记者,“当年福特之所以会为凡士通轮胎事件背上数十亿美元的亏损,就是因为美国政府对福特进行了追偿。”
营销专家:欧洲市场相对更难成功
在营销专家看来,即使中国汽车能够满足欧美的技术法规要求,也仅仅意味着它们能够进入当地市场,但想在欧美市场取得成功还差得很远。
贾永轩,北京索荣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汽车业是该公司主要研究领域之一。他从营销的角度分析了欧洲市场和美国市场的不同。
“这两个市场都不容易进入,不过相对而言,美国是一个统一的、开放的市场,汽车企业一旦进入美国市场,就比较容易得到消费者认同,并取得发展。”贾永轩分析道,“欧洲一体化虽然已进行了十余年,但欧洲各国之间还是存在巨大差异,企业要想获得成功比在美国要难。”
他表示,丰田汽车在进入美国市场并站稳脚跟后取得了迅猛发展,但相对而言,该公司虽然也很早进入了欧洲市场,但取得的成绩却远赶不上在美国的成绩。这是因为欧洲是一个分散的市场,各国间都有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消费习惯,汽车企业必须针对每一个市场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美国市场则是一个统一的市场,各个地区间的消费差异较欧洲市场要小。
“如果新进入的汽车企业仅仅关注一个市场呢?比如先致力于在德国市场站稳脚跟,再谋求在欧洲其他国家的发展,会不会比参与美国市场的竞争要容易些呢?”记者问道。
“这也不容易。欧洲各大汽车消费市场都有自己的汽车品牌,外来企业要取得成功的阻力非常大。”贾永轩分析道。
他介绍称,日本本田公司于1962年进军欧洲市场时,以比利时为据点,向荷兰、卢森堡发展,再逐步走向整个欧洲市场。这样做有效避开了在发展初期就与大众、PSA、菲亚特等欧洲汽车巨头在其所在国直接竞争,获得了发展空间。他建议,中国轿车企业可以参考本田的这种模式在欧洲谋求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