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次在意大利试驾之后已经过去了半年时间,虽然当时对于这款车的印象很深,也对它在国内市场的前景比较看好,但这半年国内中型车市场还是发生了不小变化,凯美瑞的提前降价,一汽大众迈腾高调上市,似乎都在和新蒙迪欧争夺着时间和市场。另外两个竞争对手马自达和广州本田也都宣布要在今年底推出新车型。仅仅一年的时间,国内中型车市场的主要产品都将完成新陈代谢。长安福特上一代蒙迪欧在竞争中并没有体现出优势,如今比赛进入第二轮,凭借这款全球化的产品,长安福特志在必得。
国产化后外形有所变化,更趋于运动感
新蒙迪欧自在国外上市之后,各方的好评如潮,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福特新一代的设计风格——动感设计。福特请来了奥迪设计中心的总监马丁史密斯,而正是他所倡导的动感设计理念让福特开始了新的发展。2005年Iosis的发布已经说明了福特想要走一条新的道路,在S-MAX投石问路之后,新蒙迪欧才是“动感设计”的最完全体现。梯形的格栅、更为扁平的车灯,再加上流畅的车身曲线,这些都让新蒙迪欧脱胎换骨,几乎忘了与它名字一样的前辈。
新蒙迪欧的造型设计我们在上一次试车中已经有所讨论,在此就不赘述了。也许是认为新蒙迪欧还不够动感,或者想要赚取更多的目光,国产的蒙迪欧致胜并没有完全照搬国外产品的造型,而是增加了一些运动化的装饰。当然,长安福特不会放弃新蒙迪欧的整体风格和造型,只是在小的地方动动手脚。与国外版不同的是,蒙迪欧致胜保险杠下面的散热格栅增加了亚光的装饰条,上面的进气格栅由矩形的网格变成了横条,后视镜增加了转向灯。尾部最明显的变化是增加了一个定风翼,让原来有些内陷的尾部造型看上去平滑了很多,但也许是先入为主的原因,笔者总觉得此举有画蛇添足之嫌,破坏了整体效果。
1.黑色内饰运动感十足,中控台增加了彩色液晶显示屏
2.仪表盘上的HMI交互系统将很多功能简化
3. 无钥匙启动系统也是现在的流行装备
时尚运动版的黑色内饰突出个性,配置更加丰富看来长安福特认真听取了上次试车时媒体的建议,致胜采用了中型车不常用的黑色内饰,中控台配以醒目的银色面板,让整个车内的运动感十足。
在设计和工艺上,致胜代表了当今国产中型轿车的领先水平,整体风格比较简洁,不会过度干扰驾驶员的注意力,4辐方向盘上的按键比较大,而且都在手指方便触及的地方。工艺水平也提升了一个档次,比起老款车型要精细得多,看来在欧洲扎根了多年后,福特的制造工艺也有了明显变化。仪表盘和原版一样,在速度表和转速表之间是HMI交互系统的显示屏,可以通过方向盘上的按键把握车辆状态、定速巡航、空调和音响的设置,特别是蓝牙免提系统,与手机的连接很方便,对于那些在开车时还不忘工作的商务人士可以免去手忙脚乱的麻烦。中控台的配置有了提升,原版车型上只有一个单色的液晶显示器,而国产致胜则配备了一个7英寸彩色液晶显示器,主要是用来控制音响、空调系统。由于国产致胜没有配备主动悬架,所以中控台下方的控制按钮变成了小的储物空间。
1. 轴距比上一代增加了不少,后排空间明显改善
2. 17 英寸轮毂的造型比原版车型有明显变化,与车身搭配更协调
由于外形的改变,致胜的尺寸和原版车型有一些出入,轴距没有变化,为2850mm,整车尺寸为4854 × 1886 ×
1495mm,在长度和高度上有了细微变化。宽大的车身给致胜带来了比上一代更为宽敞的空间,尤其是后排,腿部空间达到了957mm,跟同级别车相比一点不落下风。
沿用S-MAX 动力配置,6 档变速器表现出色
动力和操控是体现一辆车驾驶性能的最主要参数,然而国产的蒙迪欧致胜这两方面和原版车型相比有了不小变化,以至于让我不得不重新感受它的驾驶性能,又有了新的发现。
2.3 升4 缸发动机与S-MAX 一样,动力表现尚可
由于市场竞争的原因,国产蒙迪欧致胜并没有采用动力强劲但成本较高的2.5T 涡轮增压发动机,而是沿用了S-MAX 上的动力配置:2.3 升DURATEC
发动机,最大功率117.6kW/6500rpm,最大扭矩205Nm/4000rpm。由于在功率和扭矩上和马自达6 的2.3
升发动机极为接近,这款发动机刚在国内上市的时候,对于它的出身就有不同说法,但厂家一直肯定地说这是一款全新发动机。其实这两款车使用的是不同的平台,但发动机技术上的共享是难免的。
没有了中段加速时动力的线性提升,这款2.3升发动机装在蒙迪欧致胜上表现出了一种不温不火的沉稳,6档变速器也是原版车型上没有,无论是起步还是加速,动力的平稳输出甚至有些日本车的风格,2000rpm左右换挡,足以满足正常的公路行驶。我们的试驾路段是从张家界到凤凰的几百里山路,在爬坡时变速器的反应比较灵敏,甚至可以连降两档,但出于油耗的考虑,一般巡航速度都保持在6档,在需要连续超车时,必须选择手动模式,保证扭矩的输出。
虽然取消了主动悬架,但操控性和上一代相比仍有很大进步
虽然不是掀背版,行李箱空间也达到450L
主动悬架的取消已在意料之中,因为对于这个级别的轿车,主动悬架显然有些奢侈了。悬架的结构并没有改变,采用了偏重于舒适性的设计,前悬为麦弗逊独立,后悬为多连杆独立。整体风格较硬,甚至比原版车型主动悬架中间档还要硬一些,完全没有了上一代蒙迪欧坐船一样的感觉,更有欧洲车的味道。液压助力转向让我找到了原版蒙迪欧的操控感,指向准确,回位迅速,提升了不少驾驶乐趣。两天的山路行驶,对致胜的悬架有了新的认识,高速的稳定性自不必说,对于一些小振动的过滤也很彻底,欧系车的韧性特点很明显。然而在疾驰的山路上,连续过弯并线,车尾的动作有些迟缓,车身有轻微的转向不足出现,但悬架的支撑始终都很有力,虽然比不上原版车的运动模式,但比上一代已经有了明显进步。也许是我们的要求太高,致胜毕竟不是一款纯粹的运动型轿车,至少在中国市场不是。
未雨绸缪,18-24万元的定价有一定竞争力
虽然车型早已面世,但鉴于国内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蒙迪欧致胜的定价始终没有公布,直到11月8日新车上市的时候才见分晓。排量为2.0 到2.3
升,18.18万-23.98
万元的价格区间并没有偏离之前媒体的猜测,因为在中型车市场,各家都在看着别人的脸色,又想给市场一个惊喜,可以说这个价格确立了今后中型车市场的标准,后来者无论是新雅阁还是新马自达6,都不能忽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