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统计机构最新出炉的产销数据表明,今年前11个月,经济型轿车销量排在前10名的品牌依次是:吉利(17.66万辆)、夏利(15.04万辆)、QQ(11.56万辆)、飞度(5.28万辆)、POLO(4.8万辆)、路宝(4.63万辆)、羚羊(4.51万辆)、SPARK(3.68万辆)、奥拓(3.55万辆)、威驰(3.32万辆)。
一般来说,业内所谓的经济型轿车,是指排量在1.6升以下、价格较低的轿车。这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轿车级别划分法。国外一般称其为小型轿车。尽管12月份是一年当中最后的营销冲刺,促销活动可能达到高峰,但上述排序基本上就是今年国产经济型轿车的坐次,最起码前三名的坐次变化的可能性已不大。从这个排序中,我们并不能直观地看出市场需求的变化特征,但是,只要仔细查阅每个品牌下各个车型的销量起伏变化,就可以发现,今年的经济型轿车市场呈现三大景致。
景致之一:微型轿车风光不再
今年1~11月,国产轿车的销量增幅达37.4%,自主品牌中高级轿车增速最为显著,而经济型轿车家族中排量在1.0升以下的微型轿车市场表现却十分不好,销量同比增幅还不到10%,在各轿车细分市场中,其产销增长率倒数第一,令人诧异。
但是在今年年初,微轿市场曾被业内普遍看好。原因是:政策环境向好,“限小禁微”的歧视性政策陆续被一些城市宣布取消;油价继续上涨;自主品牌在经济型轿车细分市场中最集中,自主品牌企业大多已迈过艰难的起步阶段,在国家号召自主创新的头一年理应受到政策关照。可事实却出乎人们的意料。
微轿走上下坡路的主要原因,一是在满足安全、环保法规方面,大多数微轿产品已经落后于消费者的需求;二是国内一些大中城市对微轿实施新一轮“禁限”。4月份新消费税实行后,在很多地方微轿的消费税待遇并未得到落实;三是排量在1.0升以上的经济型轿车新品迭出,价格下探,给微轿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而微轿市场却缺乏新品,技术提升缓慢,渐渐失去了关注度。
景致之二:两厢经济型轿车销量下滑
产销数据表明,两厢经济型轿车的销量呈下滑趋势,1.6升和1.8升两厢轿车的销量却呈上升趋势。据悉,有的厂家打算把两厢车迅速变成三厢车。有关专家提醒企业冷静应对,不能冲动行事。
给经济型轿车“加尾巴”,几乎是国内轿车市场上的一个传统。事实证明,成功的车型并不多。但是,今年1.6升和1.8升的两厢轿车却走势见好,这是为什么?问题还在于造型是否符合潮流趋向。
为了不给那些沮丧的两厢经济型轿车生产企业“添堵”,我们无须指名道姓地评点哪些车型落伍在什么地方,概括点出两厢经济型轿车的造型趋势即可。
从世界范围来看,经济型轿车的造型趋势近年来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像中级轿车一样,身躯饱满雍容,又富有张力,透着刚劲,点缀着秀气。
第10代花冠的日本版和欧洲版,正在销售的思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二是儿童画气息。比如:日产的Cube轿车,既像一只女士松糕凉鞋,也像一只木屐,富有趣味;小型车浓眉大眼,处处以圆形和硕大来吸引人的目光,给人以可爱的感觉。
所以说,大多数两厢经济型轿车的市场表现疲软,并不是简单地加一条尾巴就能扭转乾坤,而是要尽快地穿上时装。
景致之三:价格依然是制胜市场的第一要素
除了造型善变、具有时装秀的特征之外,相对于中级轿车和中高级轿车来说,价格下滑速度快、降价频率高是经济型轿车的一大特点。企业为了保持利润率,想尽早收回投资,造型、配置、价格不变,或者变化迟滞,销量肯定受影响,反过来又影响了利润率。变得太快,企业又得冒风险,投入上也负担过重。这几乎成了经济型轿车开发上的一个悖论。其实,在消费者心目中,这也是一个悖论:既想便宜,还想买到有面子的好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同级别竞争者当中,谁的价格率先下探,够得着的消费群体就越大,潜在的消费者就越多。也就是说,价格依然是经济型轿车制胜市场的第一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