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着“叫好不叫座”的压力,老款POLO在上海大众的努力推广下逐步停产。取而代之的,是今年6月上市的新POLO。名字上有所改变“POLO劲情”、“POLO劲取”,但这并不是本质的变化,上市后满月销量突破4000,每月1000辆的速度递增――这才是新POLO给在跨入市场后的根本变化。新POLO终于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好车又好卖。
不变:技术品质
上市之前,新POLO的压力并不轻。面对老款POLO被责为科技过剩、价格过高等言论,上海大众的研究团队也在思考,新POLO该怎么改?怎么适应用户需求?是否要降低科技含量?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新POLO用事实表明了企业的想法:不变。
所谓的“不变”,是指血统、技术和品质不变。上海大众并没有因为外界“技术过剩”的批评而大幅降低产品的科技含量,发动机是在德国大众最新的FSI发动机基础上开发的,链式传动系统替代传统的齿型皮带传动,全新自动挡车型采用Tiptronic六挡手自一体变速箱,还有激光焊接、空腔注蜡等等,技术含量均有所升级。
变:外形+销量
显而易见的是,新POLO外观相比于老款有了变化。
针对老款POLO虽然精致,却容易被误解为“女性专用车”的特点,新POLO应用了和领驭风格类似的U形前脸,加上方圆前大灯,比老款POLO更有冲劲、大气,对男性用户群也很有吸引力。
除此以外,新POLO甫一面市,销量便开始逐月攀升,打破了老款POLO的市场僵局。 “新POLO劲情、劲取今年6月23日上市以来,7月销量4000辆,8月达到5000辆,9月销量也已经达到6000辆。POLO才上市3个多月,还需要时间去预热市场,不过现在这个速度我们还是比较满意的。” 上海大众总经理陈志鑫说。
变革,根本在于营销思路
当然,我们不能单纯地将新POLO的成功,归纳于技术品质的继续保持,和外形的改变。从根本意义上来看,新POLO身上的“变”与“不变”选择之后的成功,在于上海大众营销思路的变革。
陈志鑫非常清楚:“你的品牌再好,话说得再多,营销思路再发生变化,没有产品、销量的支撑,还是不行的。”
因此,新POLO的“变”正是营销思路酝酿发生改变的直接成果。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上海大众了解到老款POLO对消费者的需求了解不够深入。对于第一次购车者居多的中国消费者来说,他们在要求品质的同时,还需要在配置上满足要求,因此,老款POLO配置不够有吸引力。于是,新POLO针对消费者的需求方面下了功夫,带MP3播放的多功能音响系统、变排量智能温控空调、倒车雷达、CAN-BUS(控制器局域网)等,更符合中国消费者对高配置的偏好。
“上海大众能够走到今天,主要是因为我们从战略高度上提出上海大众的问题,而没有哪个洞漏了就补哪个洞。我们觉得这个方向是对的”,陈志鑫冷静地分析:“现在,上海大众全体员工的理念、企业运作的流程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且成为国内研究开发能力最强的汽车企业之一。”
上海大众的变革管理还在不断提高中,变革不是终点,而是上海大众再次腾飞的开端。“我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多品牌运作,把上海大众打造成一个具有全方位的体系竞争力的国际化企业。”陈志鑫清晰地描绘出上海大众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