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招商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纷纷重放车贷,是十分值得关注的现象。
3年前,中国爆发的汽车信贷黑洞,令人触目惊心,无论是银行,还是保险商,均从汽车金融泥淖中狼狈而逃;3年后的今天,各路资本再次光顾汽车金融和保险市场,重回江湖的商业银行、见缝插针的保险公司都欲一展身手。
国外的经验是,真正意义上的汽车金融产业,实则是一手牵三方——厂家、商家和消费者,以保证生产资金、流通资金、消费资金顺畅运转。然而在中国,由于政策、法律和个人信用环境尚未到位,加上中国人不愿意借款的习惯心态,影响了这一业务开展。一些外资汽车金融公司开业后,也一反国外的传统作法,变得谨慎起来。
今年车市再次火爆。从过去的商业银行一枝独秀,到如今商业银行和外资汽车金融、保险商三足鼎立,汽车金融市场展开了一轮全新的博弈。
其实,看好中国市场的外资巨头,一直对汽车金融趋之若骛。自2004年8月以来,中国
银监会已先后批准通用汽车、丰田汽车、大众汽车、福特汽车、戴-克汽车和沃尔沃等外资汽车金融公司开业。最近有消息称,宝马、现代也在争取这一业务。
在此之前,中国的汽车金融业务一直被本土银行垄断。
据统计,在中国的汽车销售中,最多只有10%~15%涉及汽车信贷,而全球市场的这一比例平均达到70%。相比之下,中国汽车金融市场的确潜力诱人。
招商银行从去年开始与宝马开展车贷合作;深圳发展银行则与沃尔沃、中信实业银行与北京现代合作;最近,工商、农业、中国、建设4大银行也加快了争抢汽车金融的步伐。有人预测,这将掀起2007年的新风暴。
相比于汽车金融公司,进退两难的商业银行需要更多的勇气。目前私车贷款约30%违约还款,10%的汽车贷款难以收回。从众多的车贷纠纷来看,蓄意诈骗者也不少。
另一方面,来自汽车保险业的消息令人担忧。中国的
购车者大多选择到4S店买车,然而,由于一些4S店维修和配件漫天要价,甚至滥收费,多支付的理赔费用对保险公司的成本造成极大影响,导致其每年为此不得不额外支付巨额费用。
11月,杭州的大众4S维修店整体要求增加维修价格,保险公司不能接受,双方甚至上演了一场保单评估价的“罢修”风波。4S店和保险公司为维修理赔费用而发生争执,在国内已是屡见不鲜的事情。
车贷市场上,保险商曾宣布大规模重新推出车贷险,其争夺市场的迫切心情略见一斑。但让保险公司两难的是,一边是车贷保险的经营风险大、赔付率高,还得应对层出不穷的骗保事件,另一方面其中也蕴涵着巨大的利润。
这时,同样不甘落后的外资保险商趁机挤进来。日前,中国有关部门批准了
通用汽车金融保险控股集团在中国开展汽车保险业务,外资保险商向实现混业经营迈出了关键一步。2006年12月,中国对外资全部放开金融和保险领域,这让众多的外资保险商对车险蠢蠢欲动。
中国的信用体系现在还不够健全,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保险公司每向前迈一步都小心翼翼。然而,根据国际经验,汽车利润最丰厚的部分,主要在于汽车金融和汽车保险。已有专家预言,谁能抓住中国的汽车金融和保险市场,谁就能成为未来中国汽车的主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