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问题当头棒喝
“中国要不要自主品牌?”这个问题让一直在为“如何建设自主品牌”头痛的中国汽车人有了当头棒喝的感觉。
一直以来,似乎从未有人质疑中国创建自主品牌的必要性。舆论总是从产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国家竞争力等等方面来分析自主品牌的重要性;而民众也对自主品牌表现出特别的感情,比如早在2003年,由北京大学承担的教育部特批社科研究项目“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课题小组做过一项调查,就汽车相关行业热点和敏感问题对500多名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调查结果中发现,81%的被调查者都主张中国必须发展自主品牌汽车。而奇瑞、长安、吉利等自主品牌在今年上海车展的扎堆亮相更是掀起了一股推崇自主品牌的风潮。
然而龙永图在花都汽车论坛上“不要为了自主品牌搞而自主品牌”的发言却让人们大跌眼镜:我们似乎忽视了最基础的前提问题——“要不要自主品牌”,而在那里颇具“超前意识”地谈论“怎样建设自主”了。
即使何光远不当场反驳龙永图的观点,龙永图那番“惊世骇俗”的言论也必然引起轩然大波。因为自主品牌之于中国,实在有太多主观上的客观上的经济的产业的公共的个体的意义,中国显然是需要自主品牌的。
自主品牌吾所欲也
自主品牌的竞争优势是有目共睹的。从利益角度来说,只有自主品牌才可能真正达到技术、零部件完全为我所用;从产品更新的角度考虑拥有知识产权,国产汽车可以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自主决定对产品的改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产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时紧扣中国市场的脉搏,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消费者的角度来分析,自主品牌可以节省巨额的成本费用,从而使老百姓受益;从主观情感上来说,自主品牌毕竟可以吸引更多的中国消费者,从而占据市场优势。
在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中,改革开放是必须的,但在开放中也要始终坚持自主发展。越是开放,越要自主。我国汽车工业在开放中坚持自主发展,对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根据他国经验,当人均年收入达到1000美元后,国家的发展趋势会分化为两个类型:日本、韩国等新兴发达国家,人均年收入达到1000美元后继续向2000美元、4000美元健康发展;而拉美等地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国家,人均年收入达到1000美元后,经济就出现长期徘徊停滞局面。经济专家们认为,造成这种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是由各个国家的各产业特别是支柱产业的自主发展能力决定的。而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正好处于人均年收入刚好达到1000美元这样一个关键的路口,迫切需要各行各业尤其是支柱产业努力建立与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汽车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如果长期忽视自主发展能力的培育,其对国家经济向更高台阶迈进的贡献力迟早会被削弱。
对汽车企业而言,自主品牌更为重要。首先,在激烈的竞争中,品牌是企业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获得高额利润的重要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创立自主品牌成为企业的自身愿望和内在要求。第二,中国已经加入了世贸组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在激烈竞争中,品牌已经成为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创立品牌,培育名牌,已经成为企业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品牌观念深入人心。第三,品牌意味着谁拥有品牌,谁就是标准的制定者;谁拥有品牌,谁就有选择的权利;谁拥有品牌,谁就说了算。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纵横捭阖的跨国汽车集团,没有哪一个不是以自主发展立身的,它们所拥有的品牌走遍了全球,靠的就是各自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国内汽车企业不能长期缺失自主开发、自主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另类哲学暗藏真理
支持和倡导自主品牌是大势所趋,但并非意味着我们就要将龙永图的言论全盘否定。其实仔细分析龙永图的发言,我们会发现,他是从经济发展大局的角度出发看待汽车行业,在很大程度上,他的观点恰恰揭示了中国发展自主品牌必须遵守的法则。
“不能为了自主品牌而搞什么自主品牌”。在国人的眼里,“自主品牌”这四个字带有神圣的光环,其地位是不可比拟的,所以为了这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头衔,必须不顾一切地投入并且义无返顾。但是自主品牌的意义在于其包含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而非字面意思,叫“旺财”还是“WANTS”都无关紧要。那些热衷于鼓吹自主品牌的人,应该首先想想自己的出发点是否正确。
“在高起点的基础上参与全球化的合作和竞争”。坚持自主发展并非意味着固步自封,闭门造车。这既不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也不符合现代竞争的规律和特点。现在的竞争已非传统意义上的对抗性竞争,而是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国内的汽车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买进,将最新的技术充实到国内汽车生产中;另一方面,通过“你干我看”,学习外国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消化吸收,为己所用。中国汽车企业之间或者中外企业之间还可以通过结成战略联盟,做到优势互补,共担风险,在合作中求得自主创新。专家指出,坚持自主发展要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包括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同时要认识到,创造一个民族品牌的汽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有足够的耐心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为中国政府创造效益的就是好企业”。企业是为自身利益而活,不是为某个名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利润,何谈自主品牌的复兴!“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从经济发展整体利益出发考虑,区分“中国创造”和“中国制造”是毫无意义的。
当然,龙永图关于自主品牌的言论是过于偏激的,这一点我们并不否认,只是在偏激背后对自主品牌又爱又恨的复杂心态,以及其发言对于中国汽车行业的启发,更值得人回味和反思。
舌战花都:龙永图VS何光远
在8月21日举办的“花都汽车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与原分管汽车工业的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就自主汽车品牌的问题展开现场辩论,成为此次论坛的一段小插曲。
龙永图:不能刻意追求自主品牌
我认为,我们不能够为自主品牌而搞什么自主品牌。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汽车产业注定就是一个国际化的产业,今后在中国本土生产的汽车不管叫别克也好,大众也好,尼桑也好,丰田也好,只要许多核心零部件和核心的技术都是在中国开发并在中国使用的,那么它叫什么名字就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在高起点的基础上参与全球化的合作和竞争。
根据许多专家的预测,今后几年可能全球只剩下五六家大的汽车制造商,如果他们都在中国落户,我认为就是中国汽车产业的胜利,不一定要独资搞出一个中国自己的品牌才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的胜利。在这个问题上要有全球化的视野,我们讲求的还是实质内容,而不是它的名称。
我长期有一个观点,一个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只要它成为中国的企业法人,给中国政府交税,它雇佣中国工人,它就是本土企业。以后的企业对于它的资金来源已经不重要了,以后中国银行成为一个合资的大银行以后,投资中国银行的很难说是哪个国家的投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推动中国的全球化发展,任何企业不管它的资金来源如何,只要给中国创造就业机会,只要给中国政府交税,这就是好的企业。
何光远:自主品牌不能放弃
龙永图部长的观点我不太赞成,也可能我个人的观点有些狭隘。龙部长的观点跟保护知识产权整个潮流是不相符合的。知识产权代表知识上的控制权,这就是拥有者的利益,品牌是代表知识产权的。我们没必要搞自己的品牌,这个观点没道理。我们应该通过跟国际合作,学习他们的技术,学习他们的管理来壮大我们自己,逐渐把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发展起来。
现在的合资企业当中,中方在产品问题上基本没有发言权,任何一个小小的东西要更改一下都要拿到国外去认证,一拖拖很长时间。这种状况不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要合作,同时通过合作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提高我们的知识。在这样的基础上,把我们的自主开发能力,自主品牌搞上去。现在为止,我还是这个观念,一直为这个事呼吁。
龙永图回应:历史会证明谁对谁错
我也知道在中国的汽车产业方面一直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今天的论坛发表两种不同的意见是完全正常的。历史会证明,哪一种意见是正确的,我们还是让历史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