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公布的是该公司今年上半年炼油业务高达59.5亿元的亏损,但背后低调蕴藏的却是同期616亿元的净利润,刚刚荣膺中国企业500强第三位的中石油嚷嚷着油价已经非涨不可了……面对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神经似的飞涨,面临国内石油相关企业强势垄断地位以及宏观政策的推波助澜,也许油价不涨,还真“白”不涨了。一台综艺选秀节目调动起了所有中国人久未热情的神经,玉米、凉粉都成了时下最火的代名词,就连七十多岁的老太太都被忽悠到现场给“超级女声”当粉丝了。
同样能这样调动起中国人神经的除了超级女生就属油价了,国际原油价格轻轻松松地过了每桶60美元的关口,而70美元每桶的高位似乎也即将被“俘虏”。与此同时,中国的油价也在半年多的时间内破天荒地调整了五次。今年7月23日,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再创新高,各地油价每升平均上涨0.25元。90号油价已经在4元上下徘徊,号称贵族汽油的98号油价更是突破了每升5元大关。
权威的The Economist(《经济学人》杂志)撰文指出,全球原油价格的上涨并非出自于原油的紧张,而是炼油企业效率的问题以及投机商炒作的结果。面对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神经似的飞涨,面临国内石油相关企业强势垄断地位以及宏观政策的推波助澜,中国的油价上涨和前一阵闹得有些离谱的油荒似乎正验证了The Economist的说法。
也许油价不涨,还真“白”不涨了。
巨额亏损背后,更巨额的盈利
目前,中国的成品油市场仍然处于强势企业的垄断状态,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石化”)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简称“中石油”)两大国有控股的石油公司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中石化更居主导地位,市场完全控制在他们之手。以广东省为例,中石化、中石油的市场份额高达85%以上,而中石化更是独占全省年销售量的60%之巨。
据统计今年1至5月,石油加工业虽然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6.0%,达到3810亿元;但利润总额却为负27.9亿元,同比下降了124%,全行业亏损严重。国际原油价格的疯涨以及中国成品油市场奇怪的“批零倒挂”现象共同导致了这种结局。我国的成品油零售价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参考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三地加权平均价格,加上运费后制订出国内成品油零售中准价;随后,中石油和中石化以中准价为基础,在上下8%的区间内制订最终零售价格。因此,一般说来国内油价调整比国际价格变动至少要滞后一个月。
同时,考虑到油价作为基础性物资一旦上涨会引发相关产业链上的产品价格连锁上涨;从宏观经济调控以及稳定消费价格指数角度出发,发改委对于油价的上涨还是慎之又慎的。因而,原油价格长期与成品油价格倒挂,使得炼油行业亏损上升了24倍,而今年上半年新增亏损额又占到了整个石化行业的84%之多。
占市场绝大份额的中石化和中石油真的在巨额亏损面前如履薄冰了吗?
在中石油发布的今年上半年财务报告中,虽然该公司炼油业务亏损59.5亿元,但上半年总体仍大幅盈利,1至6月实现净利616亿元,增幅36%。虽然中石化尚未公布上半年的财务报表,但作为小老弟的中石油都取得了如此辉煌的业绩,恐怕老大哥中石化更应该是春光灿烂。而刚刚出炉的“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充分证明了我们的观点:中石化在评选中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综合榜之首,而中石油紧随之后名列第三。
垄断企业的生存之道
半年多里,成品油价格涨了四回,石油企业利润也节节高升,那为什么不仅消费者叫苦连天,连企业也怨声载道呢?
事实上,中石化和中石油都是上下游一体化的集团,从原油开采到成品油零售都是一家公司的。东边不亮西边亮,虽然炼油业务有亏损,但这点小涟漪根本不可能影响到企业其他主营业务的凯歌高奏。中石油上半年财务报告中显示,其石油勘探开采业务上半年经营利润高达846.9亿元,同比上涨60.7%。国际油价的飙涨,让中石油的勘探开采业务赚得盆满钵满。
企业总是逐利的,垄断企业凭借自身的垄断优势更是惟利是图。当国际油价高于国内价格时,两大成品油销售巨头出于商业利益考虑,当然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出口成品油,赚取高额利润;要么,以石化行业严重亏损叫苦,要求国内提价。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证明了我们的看法,今年前6个月总共出口了759万吨成品油,同比大幅增长48.6%,而同期进口却呈现出颓势,同比下降21.1%。这就是两大巨头宁可背负制造油荒的恶名,也更乐意出口石油的原因。
超级女声,想唱就唱;而超级企业,想涨就涨。当国内提价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两大石油巨头就会奏出些不合音给大家听听,“惜售”是客气的说法,“制造”油荒的议论似乎也不为过。虽然发改委的出面暂时平息了这场风波,但谁知道哪天又要闹油荒呢,谁让人家靠垄断撑腰呢。未预期后果,暗助油价高起
面对国内油价不断攀升给消费者带来的巨大压力,宏观层面关于鼓励和支持使用小排量经济型车的政策也日趋明朗化。
不论是燃油税的开征在即,还是《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提倡发展小排量、经济型轿车的内容都正在加大舆论声音。同时,温总理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讲话中更是明确指出了汽车消费存在的追求豪华型、大排量的问题,并要求取消一切不合理的限制低油耗、小排量、低排放汽车使用和运营的规定,这也在给微轿的受限寻求解决之道。
宏观政策层面的声音都在为消费者寻求解决油价高起的良方,但仔细琢磨似乎有所异样。结构化理论认为,有些行动后果对行动者而言是未能预期的,甚至是不曾期望的,并且它们又构成了主体再行动的未被意识到的制约条件。全社会形成倡导经济型轿车的使用确实能够减少油价高涨对于消费者的影响,但是其未预期后果却为油价再一次的上涨提供了支持系统。既然节油了,那么油价还能继续上涨。
未预期后果也许会无意识地为油价的再一次上扬提供动力支持。
说到底,我国石油企业的垄断模式和石油价格计划式的调控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
国内原油勘探、开采、炼制生产效率远低于国际水平,石油巨头垄断所产生的巨大效率损失难以计数,而没有竞争的引入对于改变现状根本是天方夜谭。同时,面对市场上的多重变量,计划式的调控也永远是滞后和捉襟见肘的。适时推出市场化的改革,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选择,让多种经济体共同参与石油市场的竞争,需要刻不容缓地提上议事日程。
“不涨白不涨”只会是竞争不充分、市场不完善下的产物,当市场代替了企业的操控,油价才能够在一个正常可接受的范围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