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首页| 新闻| 车型| 卖场| 劲爆地带| 实用| 中国| 日韩| 欧洲| 美洲| 国内新车| 国际新车| 试车| 维权| 全景看车| 美女| 人物| 旧版|
装屁股与剁尾巴--两厢车发展中的曲线式前进
http://www.cnautonet.com    2006年12月15日 09:19        作者:新浪汽车 孟镝

    “我的脚步想要去流浪我的心却想靠航,我的影子想要去飞翔我的人还在地上?……”郑智化在90年代初曾流行一时的《我这样的男》唱出了“三中(中产、中年、性格还有点中性)男人的无奈。而2006年,两厢车的走俏显示汽车消费找到了“三中男人”外的新突破口——女性消费者和年龄距“三中男人”尚远的小伙子们。

   回顾2000-2006年的汽车市场发展历程,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2003年前,两厢车已经在市场上出现,但由于拥趸的缺乏,使生产厂家往往在“试水”不利后急于为其装上“尾股”,或是干脆将原来在国外市场走俏的两厢车型先“屁股”再于国内投放,而在2003年后,随着两厢车需求者的不断增加,一些曾刚刚“装上屁股”的车型又开始“剁尾巴”。

  是回归还是创新?是保守还是突破?是该欢呼消费者已日渐理智还是该嘲笑厂家以斑的画蛇添足?现在下结论尚为时尚早,还是先看看统计数字吧。

  统计数字显示,2001年国内市场两厢车品种仅9个,销量约10万辆,到2004年已增至21个,销量超过40万辆,而至2006年底,已超过30余个,预计销量将超?过70万辆。从品种及销量上看,5年内分别上涨了200%多与600%。单?从两厢市场发展看,

  2006年大有“两厢车走俏元年”的味道。

   但是,且慢!如果把两厢车的销量与 汽车市场总销量对比来看,“元年”的提法便显得过于乐观。统计数字显示,2001年国内 汽车销量为273万辆,2004年为572万辆而2006年预计为650万辆,两厢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百分比分别为2001年3.7%,2004年为6.9%,2006年为10.7%,虽?亦有明显增长,但远不如纵观单项统计数字增长来得那样触目惊心。

  数字已让我们对两厢车的发展“知其然”,而分析两厢车发展的历程,则可让我们知其“所以然”。

  国内两厢车市场,天津夏利算得上“开先河”者,其低廉的价格使其迅速赢得了市场,而后富康、英格尔等紧紧跟上,但低价赢得的市场却带来了一个“副作用”——两厢车成为“低档车”的代名词,许多不肯戴“低帽”者既不肯“屈就”,也就难于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倒是一些自主品牌如吉利等,为生存而低端入手,反而获得了最初的生存空间。

  从“装屁股”迅速返到“剁尾巴”之途的是上海通用赛欧。三厢赛欧上市前及上市初的火爆让人记忆忧新。但很快消费者对其生生弄出的“屁股”产生了疑问,窄仄的车内空间成为拓展市场最大的障碍,而回归两厢后,赛欧的走俏证明了厂家的调整是正确的,与此类似的例子很多,例如广本飞度、东风日产骐?达、长安福特福克斯等等,也正是这些“大品牌”的调整及努力开发两厢车市场,使两厢车终于摆脱了“低档车”的形象,让人对这一车型有了全新的认识。

  “如果我们单纯地看统计数字,就不会有今天派力奥的市场表现!”几年前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南京菲亚特意方总裁齐富耀(或译恰巴)曾乐观旦充满自信地说。但奇怪的是南京菲亚特却并未因此坚持“两厢战略”,倒是又开发了西耶那并于今年推出了三厢的“派朗”,而市场表现似乎并于达到乐观的预期。这可算做两厢车发展史上的一个意外或是“岔曲”。

  不断飙升的油价、日益拥堵的交通,因公用设施的缺乏导致的停车难问题至今尚无破解妙法……这一切都是节油、操空灵活,车型短小停放方便的两厢车走俏的“外因”,而汽车消费人群平均年龄的降低消费者心理的不断成熟、彰显个性日益得到社会的认可,汽车消费附加值(如显示地位等)的不断剥离又为两厢车的走俏注入了“人”的因素。

  二者合力作用下,使目前在国内市场竞争正酣的德、美、日、韩、法系车均对两厢车市场的开发给予了极大地关注,更不用说以两厢车起家的汽车自主品牌生产厂了。北京车展上两厢车成为公众关注焦点之一的现象,说到底是一个必然。

  自2001年以来,两厢车一直占新车停放量的30%以上,2004年起更占到50%以上,这样的比例是惊人的,即使2006年仍未被认为是两厢车走俏的元年,至少可以说距离这个“元年”已为时不远。

   


东方网、CN汽车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