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首页| 新闻| 车型| 卖场| 劲爆地带| 实用| 中国| 日韩| 欧洲| 美洲| 国内新车| 国际新车| 试车| 维权| 全景看车| 美女| 人物| 旧版|
国产车“集体召回” 到底是不是一场秀
http://www.cnautonet.com    2006年11月9日 09:11        作者: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杨吟

    10月16日,北京现代召回2004年10月1日至2005年3月22日期间生产的98559辆伊兰特和索纳塔轿车;同日,长安福特宣布召回2005年6月17日至2006年7月30日之间生产的三厢福克斯52838辆。 差不多时间,广州本田也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申请,召回29916辆奥德赛MPV……据统计,今年发生的国产车召回事件已达33起,国产汽车召回俨然成为汽车界的一大热点事件。

  现象:国产汽车扎堆召回

  北京现代和长安福特进行的大规模的汽车召回正有序地进行着。数据显示,此次单北京现代、长安福特、广州本田召回车辆总数将达18万辆之多。这也是自《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以来,我国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召回。据悉,伊兰特、索纳塔召回的主要原因是有部分车辆点火开关内部零件尺寸不符,需要更换点火开关,而部分三厢福克斯则是燃油泵电线的绝缘材料问题。

  主动召回是世界汽车制造商的普遍做法。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和用户开始对召回保持了“平常心”。记者就近期如此多品牌汽车发布召回是否对汽车销售造成影响,采访了部分汽车经销商和消费者。一家北京现代4S店的负责人认为,汽车召回说明汽车生产商敢于发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是汽车行业发展的一种成熟表现,不会对销售产生影响,相反会进一步提升汽车品牌在市场上的地位。

  一位车被召回的车主也表示,汽车召回是一件比较正常的事情,这样做是对车主负责,召回表现出品牌汽车的信誉度和售后服务保障。

  质疑:国产车召回是一场秀

  “目前,我国汽车频繁召回的举动其实是一场秀。”汽车热线·中国的CEO吴端平出语惊人,“很多消费者对汽车还不十分了解,看到厂家宣布要召回,误认为自己的汽车存在很严重的问题。于是纷纷到各个4S店去检测、更换。纵观国产车召回申请所调换的部件,均没有任何核心的价值,只是些可以忽略不计的小东西,比如换个点火开关、绝缘材料等等。但4S店却可以借此来有效地回笼消费者,通过召回获得消费者的高度认同,借此宣扬自己的企业,提高美誉度。但是遇到真正需要召回的汽车时,厂家的态度又暧昧不明,不了了之。”

  业内人士指出,已经发生过的召回事件虽然不全是做秀,但的确有这样的事例。去年,一家合资厂家由于旗下某品牌轿车发动机进水管处可能有冷却液轻微渗漏现象,而大张旗鼓召回了9辆问题车,似乎将消费者的利益放在了首位,可就是这家厂,今年面对众多消费者投诉其多个车型发动机频频漏油时,却只道歉而不召回,选择与消费者私下和解的方式,“完美地”解决了这场危机。“更多的国产车在出现质量问题时,采用的不是召回而是遮遮掩掩的手段。”

  召回决不是用来宣传企业的营销手段。吴端平指出,汽车企业要想有长足的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诚实地面对消费者,真正地对消费者负起责任。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对汽车的缺陷遮遮掩掩,获得一时的小利小益。然而,一旦被消费者戳穿 “西洋镜”,那就意味着这个企业将被消费者抛弃,被市场抛弃,对于任何企业而言都将是灾难性的。

  声音:呼唤国产车强制召回

  我国自2004年10月1日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以来,一汽马自达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首开国产车召回先河;随后,广州本田新雅阁、别克君威等车型也都发布了召回公告,召回汽车进行免费维修。

  但中国的汽车召回和国外不一样。欧美国家经过多年的“斗争”,实施的是强制性召回制度,日本从1995年之后,更规定在强制召回的同时,汽车因缺陷而发生事故时,受害者有权得到赔偿。我们的汽车召回制度出台也就2年多,还在完善中,汽车产品是否应该召回,召回的范围多大,怎么个召回法,全凭厂家自己的觉悟。实行的是主动召回,而不是强制召回。

  前不久在采访某汽车质量投诉时一位车主告诉记者,国内该品牌有几万辆车都出现了同样的质量问题,但去4S店维修,从来没有得到任何关于召回的答复,不知情的车主去维修,4S店甚至还要加收材料费和工时费,好在车友会的成员知道这是普遍缺陷,在力争之下,才得以免费换零部件。“什么时候才能召回,根治这个毛病?”这是很多车主在苦苦等待的问题。另一款准新车最近由于ABS传感器的螺丝存在问题,一些车主接到4S店的电话,通知去4S店更换螺丝并加装垫片。“厂家通过4S店向车主告知回店调换确实是一种主动行为”,但一位消费者认为,“厂家没有对外公布产品的相关缺陷信息,也没有宣布召回,仅仅采取回店维修处理的方式,令人难以接受。”

  国产车召回,消费者期待的是“主动召回”变成“强制召回”。


东方网、CN汽车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