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首页| 新闻| 车型| 卖场| 劲爆地带| 实用| 中国| 日韩| 欧洲| 美洲| 国内新车| 国际新车| 试车| 维权| 全景看车| 美女| 人物| 旧版|
养辆车要花多少钱?
http://www.cnautonet.com    2006年10月20日 11:36        作者:大河网-大河报 刘玲

    买车不像买房子,买了车就要使用,就意味着要往车上投钱。目前,私家车保有量仍在大量增加。然而汽油价格的上扬,停车费的上涨,维修保养费用的增加……让车主们对“买车容易养车难”这句话的感受越来越强烈。那么养车费用到底占据了家庭日常生活开支的多少比重呢?有关专家对此作了调查。

  养车费用成支出大头

  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车主中,每月养车费用低于千元的只占不到10%,1000元以上的占90%,其中1000~1500元的占30%,1500~2000元的占45%;2000元以上的占25%。

  调查中,有近80%的车主表示养车成本将会越来越高,有近60%的车主对油价的上涨表示反感;有近50%的车主对4S店的保养费用表示过高;还有60%的车主希望在单位附近有方便快捷的保养店,而不必专门抽出时间到4S店保养。

  陈先生开的是本田雅阁,他每个月的用车成本是2000元左右。油费每月900~1000元,停车费每月300~400元,保险每年4500元,养路费每年是900元,保养每年1200元左右, 高速公路费每年300~400元,再加上洗车、换季美容等费用600元。

  吴先生开的是君威,他介绍自己每月的用车成本基本没低过2000元。油费每月1200~1500元,保险每年5000元,养路费每年是900元,每年保养维修2000元左右,高速公路费每年400~600元,再加上洗车、换季美容等费用1000元。车主王小姐是本次调查中为数不多的一个每月使用成本控制在1000元左右的车主。她开的是一辆 奇瑞QQ。“原本以为买车后会省一些钱,其实细算一下和没买车时经常打车区别并不大。”油费每月500~600元,停车费每月60元,保险每年2700元,养路费每年是900元,每年保养维修800元左右,再加上洗车、换季美容等费用400元左右。“每月工资的1/3给了车、1/3交了房租、1/3吃饭、买服装、交电话费。”王小姐无奈地说。

  养车费用都花在了哪里

  购买一辆轿车后固定的使用费用有:养路费、车船使用税、车辆年检费、保险费用,以上这些费用基本上属于每年都必须缴纳的,共计5500元/年。

  弹性费用包括汽油费、停车费、路桥费、保养维修费、洗车费、装饰费、违章罚款等。

  其中油费比例最高,以15万元左右的家庭轿车,排量1.6~2.0升为例,大致耗油量在8.5~10升/100公里(城市路况,驾驶水平熟练,正常使用),一般使用93号汽油,按一年跑2万公里计算,年消耗汽油1800~2000升,耗资在9000~1.1万元。

  车辆保养必不可少。每5000公里的例行保养要花费不少银子,每年1000元还不算很够。

  洗车美容费用支出较少但也不能忽略。平均每个月洗车3次,每次10元,一年下来洗车费用开支360元,汽车换季美容冬季、夏季用品大约500元,一年内,洗车和美容至少要支出860元。

  过路费也不可小视。只要开车出行,车主花费一些过路、过桥费用当然是免不了的。每年光是3个黄金周就让不少车主跃跃欲试,保守估计年支出500元左右。

  城市里不论大小路段,都安装了数不清的电子警察,它们不分昼夜24小时工作,而且准确率极高。有人说,在城市里开车一年一个违章都没有的只是听说过没见过。而每一次违章的代价是100~200元。以陈先生为例,一年5~8个违章属于正常(停车、驶入禁行、超速是车主最防不胜防的违章行为)。

  最难算的就是这笔费用,但这绝不是一笔小费用。

  买车要考虑用车成本

  有关数据显示,一辆车全寿命期间的使用费用约为 购车费用的2倍,也就是说,当你准备花15万元购买一辆家用轿车时,有可能在以后的使用中会花费掉你购车时2倍的费用。当然,这些费用都是你自己花掉的。

  近几年,每每油价上涨,都会触动汽车市场的神经,很多消费者认为只要是省油的车就是经济的车。其实这种观点非常片面,燃油费、保养、维修费都是影响使用成本的重要因素。

  其实燃油费不难计算,油价加上行驶里程就基本可以算出每辆车每年的燃油使用费用。这笔支出是车辆使用中最大的。

  使用成本中最具迷惑性的是保养、维修费。人们普遍认为,备件便宜的车保养和维修费用就低,这是个误区。备件价格和工时费决定每次保养维修的费用;保养间隔和故障率决定车辆全寿命期间需要进行保养维修的次数。两者共同决定车辆使用费用。

  此外,车辆本身的质量和技术含量也直接影响到使用成本,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结实的车省钱”。故障率低的车,花在维修上的钱肯定少,道理虽然简单,但很多车主都是在车辆过了保修期后,才切身体会到这一点。

  因此,专家提醒消费者要综合考虑买车后的长期投入,不要被市场上车型不断降价的“忽悠”声所迷惑。

  


东方网、CN汽车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