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油价涨价后,我的最新燃油成本是:0.4元/公里(93号) 0.44元/公里(97号)
最早以前开“公家车”的时候,是从不在意油价的。我记忆中,我的私家车的最低燃油成本出现在2000年,当时我用97的每公里燃油成本是:0.22元/公里(当年97号的最低油价曾下探过2.5元/升)。到今天,这个成本刚好翻了一番。
事实上,从上一箱油开始,一直坚持使用97长达6年多的我开始尝试转用93了,和其他车子不一样,压缩比高达10.5:1的车子再配合我喜爱高转速的驾驶习惯,这台车子在由97转用93后表现出了较明显的功率衰减,转速跳动的敏感度变得模糊了,尤其是踩油门踏板的右脚的“油门初段”的快感衰减了,这种体验其实是蛮痛苦的………
当然啦,省钱是俺降低燃油标号的唯一目的。就在我认真体验着能否接受这种动力衰减的时候,今天,本地97号飙至5.35元/升,93号飙至接近5元/升,是油价自2005年以来经过多次的涨价涨价再涨价后,这次是涨幅最大的一次。
我的打算是:以后在市内行驶的话,用93;长途外出的话,用97。
每公里燃油成本0.6元/公里,将仍然是俺的忍受极限。超过了的话,考虑卖车………
从汽油连续涨价(据某报说迟早要涨到7-8元/升左右),顺便联想一下家庭车的排量问题。
一直以来,对国内汽车市场忽悠的“1.6-1.8是家庭车主力排量”这一说法极端反感。
俺认为1.5作为目前国内家庭车主力排量是合理的,是符合现阶段国情的,是环保的,是理性的,是符合三哥戴表的......一个我反复说过的例子就是:1.5排量的动力到底够不够用?看看HK的花冠、CIVIC、MAZDA3、阳光甚至IMPREZA的家庭版(基本上全是AT吧),清一色的1.5排量,政府对排量管理的牌费政策固然是一个门槛,但看看这些车子在红棉路、花园道直上白加道的行驶速度,怎么就不够力了?HK的夏天有多热深圳人不会不知道吧,看看这些车子的空调够不够冷………
再有,HK的油价目前大概是13港币/升左右。
当然,上面说的是家庭车和“家庭版”。对大排量大功率有特别喜好的,或者是一上来就是AMG、ABT、TRD、NISMO、4WD、V6V8的,那得例外。
记得N年前坛子里有个DX的ID我到现在都觉得特有劲、特有意思——那ID叫“要开就开威八”,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