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首页| 新闻| 车型| 卖场| 劲爆地带| 实用| 中国| 日韩| 欧洲| 美洲| 国内新车| 国际新车| 试车| 维权| 全景看车| 美女| 人物| 旧版|
市井化饮食生态
http://www.cnautonet.com    2006年2月15日 11:41        作者:东方早报

        起士林肝泥细部

        说到天津的吃,你保准会想到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和耳朵眼扎糕等这些大名鼎鼎的天津美食。但今天要说的不是这些,我想讲的是一日三餐经常能吃到的市井风味。

  一日之际在于晨,早点马虎不得。每天早上,天津的大街小巷都会摆出早点摊。尤其是在居民区,人口密集的地方,通常一个摊子不够,同时会有好几个早点摊,即使这样,还经常会排队。和北方的大部分地区一样,天津的早点摊也是几样并不特别的东西:豆腐脑 、油条、豆浆、糖油饼……但很多称谓也是天津特有的,譬如豆浆被叫作“浆子”,油条叫“果子”,糖油饼叫“糖皮儿”,豆腐脑叫“老豆腐”,比北京豆腐脑更好吃。几样东西用地道的天津话说出来,亲切又有趣。于是在每个早上,你随便走在哪里,都会看到几张桌子几把椅子,认识的人和不认识的人坐在一桌上,一边吃,还时常用天津的幽默逗着乐。另外在排队时候我顺便研究了一下天津人之间的称呼,对男士倒没啥特别,客气些的一概称呼“你老”,不过对女性的称呼很有趣,年轻的一概被称呼“姐姐”,年长的都被呼作“奶奶”。于是就会见到四五十岁的大老爷们称呼20岁小姑娘姐姐,两个大妈间互叫奶奶,实在是有趣。

  要想在这种很市井的早点摊子吃饭的话,一定要早起,我有两次是八点后起床上街,兴高采烈地准备去吃早点,结果走了整条街,都没看到早点摊,好容易找到一个,人家也是忙着收摊,连豆浆的浮根儿,都已经卖光了。

  早点时间后不久,一些经营“正餐”或小吃的摊子就陆续摆了出来。在西开教堂旁边的那条小街,每天从上午一直到天黑,各种从小吃到“大餐”的做不同吃食的摊子就会摆满整条街,场面甚是壮观。这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一种叫“鸡蛋大饼”的东西。做这种吃的是一辆和做煎饼果子很像的小车,里面有灶,带着透明橱窗,除了蛋和大饼外,有很多种配料,如肠、鱼排、藕合和各种蔬菜等。摊主会按你的要求来放不同的食物,我并不知哪样好吃,干脆按前面一个顾客的样子,来个啥都要的大杂烩。我原以为这一份的分量跟个煎饼差不多,可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足有半斤多。我就站在摊子旁边吃,大饼有些硬,很有嚼头,我使劲地吃呀吃,半个小时过去了,腮帮子都酸了还没吃完,剩下三分之一,再吃不动了。这一餐只要三块钱。

  当然,天津并不是只有这些路边摊,说起高档的西餐,天津的也非常值得称道。不说那些新开的各国餐厅,就说有百年历史的起士林,就足够天津自豪。起士林所在地叫“小白楼”,“小白楼”不但是地名,甚至可以说是天津的地标,无论打车还是问路,说到小白楼,没人不知道。

  起士林是当年德国皇帝的御厨来天津开的,最早只卖些蛋糕,后来扩充为餐厅,一直延续到今天,这里一直是天津一流的西餐厅。起事林有三层楼,一层点心二层快餐,顶层是吃正餐的。大厅是个长形的布局,中间是黄色的金属大罐子,这些罐子是用来酿啤酒的,据说是从德国运来,和餐厅的历史差不多长,餐桌上的德国黑啤,就是这些罐子里酿出来的。昏黄的灯光让整个餐厅呈现一种温柔的色调。每个餐桌上,还有一盏暖色的灯,照在食物上,让人格外有食欲。焗蜗牛、红菜汤、炸猪排,都是这里的地道特色菜,如果是在菜的名字前带了起士林三个字,更加值得特殊关注。因为这是餐厅的特别推荐,譬如起士林沙拉,还有值得推荐一下的起士林肝泥:不大的盘子里黑色的肝做得极碎,一勺入口,香气满舌,别以为这么好吃肯定是鹅肝酱,这个叫肝泥的菜是用猪肝为原料做成的。临走的时候,即使吃得饱饱,也别忘记了从楼下买几块起士林的正宗点心带回去,要知道,这个餐厅最早是开点心铺起家的,点心当然更地道。

  从路边摊到高尚餐厅,都能吃得开心吃得舒服。从美食角度讲,这样的城市是让人喜欢的。(图/文 Richards 编辑 马国芳)


东方网、CN汽车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