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首页| 新闻| 车型| 卖场| 劲爆地带| 实用| 中国| 日韩| 欧洲| 美洲| 国内新车| 国际新车| 试车| 维权| 全景看车| 美女| 人物| 旧版|
张欣:宝马经营罗孚不成功主要因管理成本大
http://www.cnautonet.com    2006年6月7日 17:58        

  宝马收购罗孚后经营不成功主要是管理成本大
  记者:张总,你说了收购了全部的资产,这个就有一个值不值的问题,我们知道(MG罗孚公司)在之前被福特、宝马都买过,但是都不成功,那么在它们退出。这样的背景下,您收购这个(MG罗孚公司),之后会怎样?

图为南汽名爵(MG)总经理张欣


  张欣:我给你的解释是,我们首先要搞清几个概念,宝马当时收购这个公司,也是希望把这个公司管理好,发展好,动机肯定是好的。也是想借助英国这么一个市场,去赢利。结果(MG罗孚公司)这个教父企业,是有它的先进性和优势的,但是难点在什么地方?到英国去管理这么一个庞大的公司,尤其是它多产品运作、以及它的这种历史积淀下来的管理习惯,要用新的模式和新的概念去冲击,能不能成功,这个难度可以说,如果我到英国去,如果我们南汽去英国,去管理这个公司,我们会不会遇到和宝马一样的困难?我是一点都不怀疑的。但是我今天干的事是和宝马完全两样的。我是把它的有型资产和无型资产,把他的设备、管理文化、包括我们认为它的品牌,我们认为有益的东西,把他买回到中国,留了一部分在英国,买回到中国,在中国这个土壤上去运作,我就认为我有成功的把握,或者说我是非常的有信心。因为对于中国的汽车市场我们很熟悉,对于中国汽车的法律法规我们非常的熟悉,对于中国的用户我们是非常的熟悉。我们成功的概念是建立在中国的社会基础之上的,宝马为什么不成功呢?因为它在英国这么一个老牌的国家,它的历史积淀,它对全世界的文明的交融,和我们在南京这个市场上又是不一样的。你刚才提这个题目,不能代表中国的企业到英国去开公司,或者是借这个(MG罗孚公司)是完全有成功的可能性,我讲的这个概念就是说也不要批评宝马,它们也付出了努力,他们这个公司,我们这次拆的很多的设备都是宝马当时投资的,它们当时投资30亿美元啊,想象一下,不得了啊。
  30亿美元,这个我们不能够按汇率来说,我们实际上把汇率去掉之后就是30亿人民币了。我们现在在英国做任何的事情,用英镑的时候,我们确实是很心疼的。宝马在(MG罗孚公司)的投资相当大。它们这个生产线当时就是生产36万辆的生产线,而且这个(MG罗孚公司)破产的原因我们也做过分析,说真话,(MG罗孚公司)破产的原因,第一点,也就是管理的成本太高。因为高消费国家;第二点,他的产品太丰富,对于企业内部管理来讲不是那么容易。我现在也遇到同样烦恼,我和技术人员就讲过,我们有四个整车生产平台,四缸机、六缸机,你们去看看全国有哪一个公司有这么多个发动机的?所以我和他们讲,这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个历史性的挑战,国内是没有的。这些发动机都是欧3、欧4,有两张欧4已经拿到证书了。整车4个平台,在我们国内,说真话,你说有哪一个整车公司一下子有4个整车平台的?有一个整车平台这个公司就非常的兴旺了,所以我们的问题就是面临着和宝马同样的难题。试想一下,它当时,还有MINI,还也其它的品牌。你想它们的大公司的产品怎么管,所以它的研发人员是1200人,6000人的公司,1200人的研发人员,要花多少钱去养活?能够让他们发挥个人的技术专长?我们在中国的汽车公司里面,我们大家去看看,养一个顶尖的技术设计师,那个就已经很牛气了。我可以拉出来10个在底盘、发动机,我感觉他已经符合国内的先进的行列的设计师的话,我就已经非常的骄傲了。所以它(MG罗孚公司)的产品太丰富。实际上,我们分析(MG罗孚公司)破产,我们也能够明白他的原因;第三个它的内部的管理体系,因为它有几次老板换了,每一次老板进去都有新的管理思想。所以你想它里面的每一个新进入的IT的使用费,它一年光IT的维护费就3千多万英镑,4点几个亿的人民币,你说中国有几个公司能够受得了?我们在国内建一个系统,一般一个整车公司,4、5千万元就不错了,它那儿一年使用费就上亿。所以这个(MG罗孚公司)的破产不是它的产品不先进,不是它的质量有问题,而是管理成本太高。
  记者:你们把这个平台,或者说把这个东西买回来以后,下一步新产品的推出,就是你们的自我创新能力是否能够跟上?,而且这个自主创新要有人才,我不知道这个人才,是把(MG罗孚公司)的100多个技术人员全部集中在哪儿,专门做研发,南汽这一块,当然你们里总也说了很多的方法,来召集人才,具体的措施是什么?你们怎么去解决这个人才的问题?一款新的产品出来之后,没有问题,那么后续的问题呢?
  自己培养技术人员实现自主创新
  张欣:你讲的技术团队,在中国搞技术的竞争非常的激烈,但是南汽有其自己的优势,很清晰,就是依靠我们自己培养。我的技术总监,吴明,他是82年的汽车专业的大学生,他从86年一直参与汽车的项目,他一直是总负责,经过我们南汽汽车的换型,经过了依维柯两次,一个是整车引进,一个是换型成功。摆在任何一个地方,他是一个对市场调研、到法规到整车概念,到概念车的完备到模型车,到我们整个车身设计,整个和汽车底盘的配备,他很熟练了。他现在担任我的技术总监,你说我有什么担心的。我再和你说说胡永华,他现在是负责7系产品的品牌。原来是我们南汽的菲亚特汽车的厂长,他对菲亚特的产品系列非常的了解。
  第三个是孙军,他是30冒一点头的,他是成功的实现南京依依维柯全系列的换型,不是一台车,依维柯的换型不是搞一个小轿车,它是三种高度、五种轴距,在这种多品牌的一个平台上面去运作,他现在来做我们的名爵(MG)品牌的负责人。你说这个从我们内部来讲,就有这么一个领头羊在这儿,相当于我们的本身就比较强,其它的公司是否有这样的人才。这些人对南汽的文化浸透的很深,他们平时就不张扬,他们不会去说我有什么什么能力,对于个人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在这种条件下。然后我们还有关于车身方面的,还有电子控制方面的团队,为什么说我们南汽是一个老工业企业,是一个具有技术存量的集团呢?我们在做这个事的时候,一下子把南京的依维柯的研发部的部长,还有集团的产品的研发部门的人,都集中过来。有这么一个强劲的领导团队,很快的就形成了。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忘了要吸收英国的技术、文化。对于英国的技术团队,我们现在已经有几十个人在这儿,发动机的、整车的、电子的,尤其是发动机的团队,关系到我们这个项目的成功的关键点,能不能把发动机搞好,我们虽然有经验,但是我们还是需要有英国这方面的现成的优势,把它转化过来。就这样子,我们把原来南汽的依维柯的总经理调过来,他现在是我们发动机的领头羊,也把南京菲亚特搞汽油机的几个厂长抓过来,所以我这个是南汽的一号工程,把综合实力加进来,再把(MG罗孚公司)的团队的人加进来,我想经过一定时间的磨合,尤其是经过现场的运作,我们肯定会取得成绩。最关键的是我们非常珍惜的,我们以前有在发动机和整车上面失败的经验。我们以前在南汽的历史发展中间,我们有一些车型是遇到困难的。这些困难对于我们现在来抓这种整车的时间紧、任务紧的项目是尤为重要,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还是要经历失败的。就像一个小孩如果没跌过跟头,是不会很好的。他要经历过困难才行。我们当初讲,我们要建好这个项目,第一个就是要建立在南汽的四创优势的基础上。还要建立在南京伊维柯,我们一个企业文化团队的优势之上,我们南京伊维柯,因为它导入国际品牌比较早,加上我们这个团队的利润比较好。
  第三个就是建立在南京菲亚特基础之上。为什么菲亚特他们派了大量的技术人才来支持。我想这个优势,在这个项目中间,我们肯定会运用。第四个就是建立在从英国吸收的先进的产品技术平台上的优势,我认为我们这四个优势,这几个月运转下来,我们融合的很好,我们内部求大同、求小异,发挥自己的优势。
  记者:这个项目投资,很多都是政府那一块来投的么?
  张欣:这个投资主要就是我们南汽自己的投资,省里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实际上也帮助我们来组织一些股东来支撑,现在股东的组成也已经基本完成。
  记者:股东包括哪些?除了南汽以外?
  张欣:有我们南京市江宁区、浦口区的一些伙伴,现在他们正在为出资努力。
 


东方网、CN汽车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