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首页| 新闻| 车型| 卖场| 劲爆地带| 实用| 中国| 日韩| 欧洲| 美洲| 国内新车| 国际新车| 试车| 维权| 全景看车| 美女| 人物| 旧版|
3.15汽车维权日:汽车消费谨防四种陷阱
http://www.cnautonet.com    2006年3月23日 18:48        作者:信息时报

随着汽车消费的持续升温,与汽车有关的消费陷阱也日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问题。记者日前就这些问题在惠州汽车市场调查,本期给广大汽车消费者列出常见的消费陷阱,避免让广大读者陷入无休止的汽车消费纠纷,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消费权利。

陷阱1:偷梁换柱迷人眼

目前很多消费者缺乏基本的汽车知识,甚至对所选购车型缺乏必要的了解,这一弱点常被不法车商利用,并从中牟利。例如某车型的经销商知道购车者对车辆基本配置不清楚,在汽修公司把一辆基本型轿车稍做改造后以豪华型卖给了消费者,从中牟利近7000元。

个别经销商还擅自对汽车在外观、内饰上采用豪华配置,转移消费者关注点,而对发动机、安全配置等关键部分有意淡化或回避,以此欺瞒消费者。甚至将汽车内部配置由价格较高的配件偷换为价格便宜的。

对策:专家指出,防范这种陷阱的办法很多,最容易操作的是在购车时选择规模较大的汽车专营店或者大型汽车交易市场,它们经营较为专业,可信度高,很大程度上可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陷阱2:“低价”的幌子

在消费者和市场的多重挤压下,越来越“精明”的汽车经销商用低价车做幌子,尽可能地扩大车价范围,重点卖高价位车,以此坑骗消费者。

一位姓张的消费者到汽车市场看车,对某款新车情有独钟,该车的最低售价仅9.8万元。该车既没收放机,又无空调,配置又低。最后却因出于对该车的喜爱,他再三权衡后,终于以不菲的价格去买配置较为齐全的该车。在这个个案中,厂家既作了低价的姿态,又可获得高利润。

对策:想好自己要花多少钱买车再去车市。否则,极易中了厂家的销售花招而一次一次地提高买车标准。

陷阱3:优惠赠送存水分

据了解,目前购车赠送车内装饰是现在很多经销商惯用的促销手法,据介绍,赠送的装饰大多包含了水分,其实际价值往往会在经销商宣传的标准上大打折扣,而以次充好的现象也极为普遍。一汽车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一些汽车经销商赠送配置号称进口或者优质产品,其实是一些质量极为低劣的廉价产品,容易埋下安全隐患。他们将普通的贴膜、地胶、皮椅等价格翻番,以“购车赠送××元豪华装饰”诱惑消费者。

对策:消费者在选购这些有“大礼包”赠送的车型的时候,务必小心谨慎,应该首先向比较了解市场的朋友咨询一下,或者亲自去汽车装饰市场看看这些“礼单”上的东西到底值多少钱,之后再做选择。

陷阱4:炒作“新概念”

汽车经销商经常会给新车找卖点,但有些厂商为制造卖点而蓄意炒作,大打新概念的牌子,动不动标榜“技术创新”、“与世界同步”等。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汽车的炒作花招主要有以下3种:

一是炒作概念。一些汽车厂商只要外形威猛的就叫SUV,坐位多的就称MPV,不大不小又叫RV。反正一堆洋字码叫得上口,炒得有味。若是弄不明白,还怪消费者“没有知识”,不够“小资”。

二是言过其实。一些新车动辄“开创新纪元”、“创立新风格”,在宣传上,技术新点的就叫与世界同步,要不然就是为中国量身制造。其广告宣传与事实并不相符。

三是小题大做。现在随便翻看一个车型的宣传资料,都会发现采用了N项新技术,但仔细一看,真正新的技术少、滥竽充数的多,有的车型甚至把“免维护电池”之类的都列上。

对策:别单看广告,多请教专业人士,多去车市看看,做到对汽车市场心里有数。对汽车销售人员讲的不可不信,但不能全信。 

据了解,目前汽车消费过程中还有很多“小坑”,例如汽车贷款暗中蒙人,车辆保险购买容易索赔难等,这些也要多留神,否则很容易蒙受损失并陷入纠纷当中。


东方网、CN汽车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