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卷一五:“荆公少年,不可一世。”
态度恶劣 要修就修不修拉倒
诉状:维修还要看脸色
郑先生于2001年买了一辆宝马车,2003年10月发生交通事故后到宝马北京特约维修处进行修理。原本并不严重的汽车钣金活儿,却让郑先生深深地陷入了持久战。
“光是等零件到位至少要三个月,而且价格昂贵,维修处恶狠狠地声称愿意等就等,不愿意等就算,要修就修,不修拉倒。”“好的产品应该有好的服务。宝马的这个售后服务状况的糟糕程度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质问:何时才能不高高在上?
“驴拉宝马”的黑色幽默已经成了众多媒体谈得不能再滥的话题,当高档轿车宝马频频产生质量问题的同时,一头雾水的消费者得到的,还是进口的宝马依旧没有中文的配件说明书,依旧购买的是“售出部件概不负责,后果自负”的配件,除此之外,我们看不到厂家的丝毫进步。
怪圈二 质量缺陷 维修不过关
诉状:N处故障 N次维修
蔡先生于2003年12月购买宝马BMW760LI轿车,使用一年内发生多次故障,曾7次送特约维修中心修理。发生问题包括车辆漏电,电脑模块漏电,天窗无法打开,无法发动,电瓶无电,水箱在行驶过程中开锅,水箱水位警告、倒车时引擎有异常响动,下车或停车时有冲击现象,无法启动,钥匙无法启动遥控器,驾驶室脚灯不亮等,多次维修之后,蔡先生要求退车。
质问:先天不足还是后天不补?
一辆宝马就集中了N辆汽车可能存在的问题,实属不易。修了那么多次,修到问题越来越多,也令人侧目。不知是先天质量不好还是后天维修不当?
宝马在进入中国的同时,就不断在强调售后服务的重要性,但目前除了销量的增加之外,授权的专业维修点太少、服务网络布局不合理、维修保养成本高、服务维修人员技术和服务态度差等诸多问题已经严重损害了中国消费者的利益。
怪圈三 忽视中国消费环境
诉状:以油品质量为由拒保
马小姐于2004年10月花了37万元购买了一辆宝马318i。第二年10月,马小姐注意到车的油表出现问题。
11月初,专卖店技师经过检测,说油表问题是马小姐使用了劣质油品所致,因此不在保修范围之内。若要排除故障,全部费用都要马小姐自己承担。
马小姐当即表示,自己从来没有用过低于97号的汽油,怎么能以油品质量为由拒绝提供保修?
质问:凭什么让环境来适应你?
宝马在打进中国市场之前,大概没有做好准备工作,对中国的油品状况不甚了解。宝马出了问题,第一时间找到了国内油品质量作为替罪羔羊。
但宝马卖到中国来,如果想在中国市场立足,就应该在清楚中国的油品情况之后,对车子本身作出相应的改进。
国内的油品现状如此,只能由你的产品来适应国内的市场,而不是要求国内环境为你而改变。
判词:
迷信于宝马在中国高档豪华的品牌价值,众多车主执着于宝马的质量和服务,到了非君不“驾”的地步。
然而,当我们把以上种种事实累积罗列的同时,世人只看到了此君的不可一世。要维修,修不好;要配件,等着吧;要保修,油品问题自己掏钱;这些话堵得消费者心里闷得慌。
宝马既然费了心神打进中国市场,但仗着自己是高档品牌就摆出俯视众生的姿态,难免最后被消费者排斥,落得孤立无援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