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服务权责难辨 消费者应积极维权
2013-3-14 10:2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为塑造品牌力过度包装的汽车技术、为扩大粉丝群故意夸大的品质性能,往往会让汽车企业及其产品成为神一般的存在。谎言说一千遍就是真理,夸大宣传和虚假炒作充斥着汽车业,就像《西游·降魔篇》中村民送给道士的两条千年咸鱼,看似年代久远营养丰富,但终究也只是咸鱼,说不定还掺杂了超标的重金属和各种致癌物质。

  不久前,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一项调查称,某汽车品牌在美销售的多款车型获认证的燃油效率宣传数字高于实际值1到6个mpg(英里/加仑),涉及车型数量高达90万辆。

  这次事件的处理结果是,该品牌接受EPA的劝告,主动下调有关车型公示的燃油效率。同时,对涉及该事件的美国车主,承诺按照地区单位汽油里程数价格等方面给予赔偿。按照90万辆、每车平均88美元的标准赔偿,金额高达8000万美元。

  在中国,燃油消耗的厂家标定值,与实际数值有出入,可谓再正常不过了。与之类似的还有虚报动力参数、刻意夸大产品性能、谎报安全碰撞星级、车型配置宣传与实际有所出入等。更有车企将其采用的技术“神化”,通过舆论造势为消费者“洗脑”。这些汽车厂家秘不外宣的潜规则,在国内很少受到谴责,也没有响应的惩戒条例。过度宽容的结果是,虚假宣传变成了一种营销模式,被很多厂家推崇和借鉴,导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被欺骗。

  在美国,车企一旦被扣上“虚假宣传”的帽子,就意味着离声名狼藉不远了。延误召回和消极应对质量问题要受罚,虚假宣传和夸大宣传也要受罚。越是在美国赚钱的企业,越不敢仗着自己用户多、保有量大欺骗消费者,因为一旦遭受重罚,企业多年来的心血就会付之东流。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在国内盛气凌人的企业,一到美国处理事情就突然变得“良心发现”,就好像猪刚鬣遇到了孙悟空,乖乖地没了脾气。事实上,他们忌惮的是美国严苛的法律法规和站在消费者一边的维权部门,因为一旦发起诉讼,企业经济和声誉的损失将无法挽回。

  美国消费者维权途径比较多元化,遇到车企的欺诈行为,可以通过消费者协会索赔,不必上法庭。如果车企拒不赔偿,则会被处以巨额罚款,消协还会号召消费者抵制其产品。这些遏制措施,让不良车企无处遁形,也让他们始终怀着忌惮的心理,谦卑地对待消费者。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在被问到企业将C-NCAP单车五星扣在全车系头上、三星变五星等虚假宣传行为时,愤怒地称,“如果企业不听劝,那我们只好取消他们的碰撞成绩,采取法律行动了。”

  过度宽容和放任自流并不能保护车企,反而有可能害了他们。曾有人说,《西游·降魔篇》是周星驰最“没人性”的作品,因为电影中的妖怪,包括玄奘的三个徒弟,最终都是被武力收复的,没有一个妖怪是被佛法感化的。但也有人认为,这反而验证了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我们频繁地宽恕小错,最终只会铸成大错。当消费者的权益屡次被践踏,车企的公信力也在不断丧失,中国汽车业已经有不少鲜明的例子。

  每个车企都应该明白,随着消费者保护法规的不断健全,消费者自身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车企想通过虚假宣传赚取品牌信任已经不切实际了。我们相信,“中外无差别”的一天一定会到来,到时候,受惠的将不只是消费者。

Copyright 1996 - 2007 cnauto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复制及建立镜象